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出版完毕(组图)(2)

2011年04月18日 15:0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声音

  春天里的收获

  冯骥才

  我今天有种美妙的感觉:我们在春天里感受到一种秋天收获的气息,收获的喜悦。历时9年对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全国木版年画的普查、抢救和科学整理,终于划上圆满句号,这便是摆在面前22卷大型图文集和14卷口述史。

  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空前急剧的转型。这种转型是急转弯式的,甚至是天翻地覆的,它给我们古老文明的当代传承带来巨大冲击。但是,知识界有清醒的文化自觉和敏锐的文化先觉,本世纪初,及时发起一场强有力的文化应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这是一场空前的、全国性、地毯式和超大规模文化抢救和保护。2002年得到中宣部的批准与有力的支持。在各地区各民族千头万绪的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中,为什么我们把木版年画列为龙头项目?

  春节作为除旧迎新的节日,最强烈和鲜明表现人们的精神理想,生活愿望,审美需求和终极的价值观。在春节里,年画是重头戏,是春节的必需品。一千年来,它是所有中国人都必不可少和喜闻乐见的画种:它人文蕴含之深厚、民俗意义之鲜明、信息承载之密集、民俗心理表现之深切,其它民间艺术无法比拟。它是绘画、雕版印刷、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信仰等多种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制作技术复杂,艺术水准高超。

  再有,它遍布全国各地,历史上大小产地无以数计,由于地域多样,自然环境不同,风俗相异,其风格与形式多彩多姿,并最具有各地的人文特征。而且,它传承方式多样,既有个人家族的传承,也有村落集体的传承。

  最关键的是濒危。在9年前我们抢救之初,所有产地全都陷入困境乃至绝境。在9年的努力下,由于全社会的重视,木版年画的传承人和这门艺术的境遇有了一定的改善。这应该算是一个收获吧!

  背景

  木版年画 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木版年画在我国有上千年历史。根据以故年画研究专家王树村的研究,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最初主要用于制作佛教经书插图,渐渐才用于印制“纸马”(节日祭祀用的木刻黑白版画)。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一家名为“王家纸马”的店铺。

  过年张贴木版年画的风俗直到明末清初才真正形成。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这项风俗普及到大江南北。从内容上看,“十分年画七分神”,过年时大门上贴门神、灶台边贴灶王爷、堂屋里贴寿星等,成为人们祈福的一种形式。从艺术角度看,木版年画基本使用黑、白、红、绿、黄、紫三组对比色来创作,其中,红色用的最多,鲜艳醒目。年画的画面很少留白,画面上无论娃娃、老人还是动物或物件都是圆圆的,非常饱满,也彰显了节日的喜庆。

  清末民初,传统风俗逐渐消退,成为年画没落的根本原因。外来印刷技术更让木版年画的日子不好过。从1880年到1930年这几十年,年画从木版变为石印,再变为胶印,木版意义的年画进入了终结期。《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在《上海小校场卷》中特地收藏了上世纪30年代石印的日历牌,这一文物佐证了木版年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现代人认识到年画价值是在“五四”之后。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界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年画调查。1950年刚刚创刊的《人民美术》第二期就是一本“年画专号”。但在“文革”时期,大量年画古版被焚毁,有些产地的破坏几乎是灭绝性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化的冲击加速了农耕社会的衰退,带给木版年画终结式的冲击。此外,近30年各地古董市场的崛起,也使得各地残存的古版被收罗殆尽,木版年画已很少能在市面上看到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