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浅论当下报纸图片新闻的应用与趋向

2011年05月03日 16:0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韩生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体遭遇了新媒体和同行的双重竞争压力,一些报纸为提升竞争力、吸引读者,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一次次改版,而每一次改版的重点几乎都聚焦在版式设计、图片、标题等视觉元素上,特别是把应用新闻摄影作品的水平与改版是否成功联系在一起。于是,新闻摄影作品的水平及编排处理手段已经上升到平面媒体树立自身品牌、赢得市场竞争的战略高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报纸的一大传统在于习惯应用文字表达新闻,读者是通过报纸的字里行间来感受新闻事件的始末。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报纸阅读受到读者耐心的极大挑战。为满足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了解新闻事实的需求,产生一种“历历在目”的感觉,很多报纸不囿于文字,开始在新闻图片的表达上寻求突破。

  《新民晚报》作为报业发展常青树,始终走在视觉优先的时代前列。这张对开版报纸受版面局限,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章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标题吸引人。在此基础上,近些年来《新民晚报》把新闻图片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陆续推出了《目击》、《社会新闻》、《文娱新闻》、《家庭周刊》、《上海人家》等一系列专版,而每一个专版都带有“视觉表情”。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简短的文字和大量的图片,让读者感受到新闻带来的震撼。

  《目击》是《新民晚报》将新闻报道和摄影作品完美结合的典范。以2011年1月19日的《目击》版为例,该版由一套双行主题、300字的新闻稿、4张6厘米×4厘米大的图和一张15厘米×11厘米的图组成。双行主题:“雪花中身影忙碌 寒风里暖流涌动”;300字的新闻主要介绍了1月18日上海降雪后,各行各业的人们紧急行动起来,伴着雪花、伴着寒风,喜迎新年的来临;4张图分别反映了雪花纷飞的一天中,火车站里人流攒动、商城里人们购置年货、夜幕中缓缓行驶的汽车、世纪公园里腊梅怒放的景象;而那张大图反映的是伴着寒风,农民们抢收卷心菜的繁忙景象。《目击》栏目占了整个对开版面的大约1/2,文字只占了版面的大约1/6,而图片成为新闻表达的主角,读者拿到这张报纸,视线首先被这些大大小小的图片所吸引,然后才会细读文字,视觉优先原则在这个专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和《新民晚报》的做法相似,当下越来越多的报纸开设视觉专版、专栏的现实都在向我们表明,传统的报社摄影记者站在镜头后面表达新闻的方式已经过时,那种摄影记者把照片拍来就万事大吉、编辑根据画面写个大概图片说明的新闻摄影报道方式正成明日黄花,如今,越来越多的摄影记者逐步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不但要用笔、用镜头、用大脑、用智慧,有个性地把自己感受到的新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同样越来越多的文字记者在用好手中笔的同时,也开始用相机、用图片配合表现新闻。视觉冲击力正成为报纸等平面媒体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新闻创新的捷径。

  图片版面让新闻更好读

  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如何让更多的读者青睐并订阅报纸,党报、都市报、娱乐报、行业报等平面媒体都在解放观念中进行大胆尝试,即使是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这样的党报也开始尝试让版面语言除了特有的理性外,还要表现得感性起来,由此,在版面语言中,越来越多的报纸开设图片版面,试图以视觉冲击打破多版文字带来的阅读沉闷。

  《经济日报》以前曾给读者的感觉是比较理性,版面报道有一种中规中矩的生硬感,照片的大小似乎被规定死了,无论图片质量如何,都是一样的大小。但是,这几年这张报纸已经逐渐显现出在图片采集和应用上的功夫,推出的《摄影报道》专版将经济新闻用有新闻质感的图片表达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2011年3月27日《经济日报》的《摄影报道》专版为例。这个专版的大标题是为“长沙市雨花区:搭高铁快车 布产业新局”。约60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了长沙市雨花区曾是长沙市的是一个郊区,由于武广高速铁路长沙南站在雨花区落户,给这里的交通、区位、产业方面带来诸多优势,为雨花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高铁带来的经济提速是一种经济现象,这个专版用新闻摄影报道的方式解读了这种经济现象,使之具体化。整个版面用了4张4.5厘米×4.5厘米的照片展现了现代化火车站的概貌;6张7厘米×4.5厘米的照片介绍了雨花区居民、产业、环境、旅游等方面的变化;头条采用了一张25厘米×16厘米的大图,画面中一列高速列车疾驶而来,附近的百姓们喜悦地在栅栏外驻足观看;右下方一张11厘米×22厘米的竖图显示了雨花区区内交通干线纵横交错,以武广客运车站为核心的现代化交通枢纽已经形成,各种交通方式成功实现无缝对接。

  透过《摄影报道》这一组照片和简短的文字,读者对武广铁路开通后雨花区的变化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有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新闻图片,揭示了交通改善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的便利,在城市的空间布置、人才流动及其他相关要素配置中也会起到重要作用这样一个深刻的经济现象。试想,如果用文字去描述武广高铁通车后对雨花区带来的变化,效果会怎样?至少不足有三:首先,记者需要写长篇报道,读者需要大量的时间阅读;其次,读者读完长篇大论后对雨花区的变化依然缺乏直观感受,只能停留在想象层面上;再者,单一的文字表达缺乏感性,显得这张新闻纸的“脸面”过于僵硬。

  虽然报纸图片新闻的应用在发生变化,但时至今日,也还有一些报纸依然对图片刊发有明文规定,诸如新闻图片不能超过三栏、人物照片不能超过两栏等等。其实,原则的规定是需要的,但教条的遵从就显得生硬了,也不符合时代飞速变化的要求。努力挖掘新闻图片的价值,并不意味着文字的作用就可以被忽略了,任何一张传统的纸介质媒体的根本还是文字,只是好的图片更感性,为阅读整张报纸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现象,让报纸产生更好的宣传效果。

  版面语言呼唤美学思维

  相对于网络、电视、广播、手机等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快、表达方式灵活的优势,报纸的读者读到新闻的时间要滞后一些,单一一些,更谈不上媒体与读者的互动。很多报纸在避开这一劣势中已经意识到好的新闻图片是打开办报视野、彰显自身个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版面语言的美学思维和表达,最大限度地突出视觉效果,极力吸引读者阅读。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传统报社摄影力量有限,报纸好的新闻图片太少,这也是造成有些报纸开辟摄影专版后又逐渐销声匿迹的重要原因。读者渴望报纸有特点鲜明的照片,报纸也希望用独家的新闻图片吸引读者,然而记录历史瞬间的好照片成为报纸的稀缺产品。缺少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使得报纸无法“图文并茂”,同时也制约着报纸提升竞争力。针对此种现象,《京华时报》采取开门办报方式,在版面上向广大读者约稿:《目击》版是追求第一现场的图片新闻版。如果你有第一现场或发人深省的图片,不管是手机还是相机,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请拍图片给《目击》……

  实际办报中,还有些报纸为了弥补新闻图片缺少的薄弱环节,利用图表、图示或者电脑制作图像来替代照片,然而,新闻图片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不能完全代替的,必须靠镜头真实地去捕捉。于是,众多媒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用开放的思维、科学的机制、专业的流程打造高水准的新闻摄影作品,并特别强调摄影记者和专版编辑要用美学的思维拍摄和选取新闻摄影作品。在对摄影记者和专版编辑提出要求的同时,还通过对文字记者和编辑的专门培训,使其既要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又要对新闻图片有独到的理解和表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