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社科院学者分析大国兴衰的六大原因

2011年05月04日 14: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著名史学家讲述600年来9个大国兴衰的原因,以及其中的经验教训

  ■“辛丑”赔款大大滋养了日本的资本主义,武装了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

  ■未来,我们要抓住生态、能源、环境和生命工程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

  ■不能学英国曾经的做法:剥夺农民、农村,用不人道的办法来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后备军

  ■演讲者小传

  张海鹏,1939年生于湖北省汉川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

  196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8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任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

  ■600年里中国经历了U字形发展轨迹

  从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开始的郑和下西洋到2005年,恰好600年。这600年里,世界告别了古代,进入了它的近代和现代的历史进程。西方各主要国家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东方各国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抵挡不住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列强的进攻,曾一度沦为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之久,“涉沧溟十余万里”,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记录看,这是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行,此后半个多世纪,才有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1493年)。从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地理大发现”,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欧洲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生、发展的躁动,“地理大发现”启动了早期欧洲列强寻找海外殖民地的热情。15世纪末,印度新航线的发现,促进了欧洲人的东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带着火枪先后来到亚洲,并且到达中国的南海。这时候,距离郑和下西洋,不过一个世纪。

  16世纪中叶(1553年),广东香山县所属的豪境澳(后称澳门)为葡萄牙人租住,是中国历史进程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由于政治和边境安全的原因,实行了严厉的禁海政策,所谓“片帆不许入海”,把中国和世界隔离开来。16-19世纪,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时候,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此起彼伏,资本主义如日方升。中国却反而落后了。17-18世纪之间,中国清朝虽有所谓康乾盛世,但是比较起来,中国总体上是在走着下坡路。中国的进步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进步。欧洲的进步则是逐渐摆脱小农经济,迈入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代。

  1793年,大清乾隆五十八年,这年英国派出使节马嘎尔尼前来中国朝拜乾隆皇帝,请求通商。这时候正是清朝鼎盛的时候,乾隆皇帝复信英国国王,表示“中国之大,无奇不有,原不借外夷以通有无”,拒绝了英国通商的请求,实际上是中断了与西方上升期的、正在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接触,从而导致此后半个世纪中英发生战争以后,道光皇帝还是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朝野上下对西洋世界一片茫然。

  从16世纪到20世纪,在世界上先后崛起的九个大国中,每一个都曾经侵略过中国。中国的土地被割让,中国的首都三次被外国武装力量占领,有16个以上的城市设置了外国租界。日本曾几乎占领半个中国,中国的东北等大片地方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经过最近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国找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用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的经济结构形式,终于摆脱了数百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向下滑落到谷底的困境,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

  现在看来,这个历史发展趋势已经很明朗了: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正在大踏步地走上复兴之路。600年里中国经历了U字形发展轨迹。

  ■西欧最早三小国的大影响

  这里所谓大国,不是指它的国家很大、人口很多,而是指它在世界上曾经发挥过的作用。

  葡萄牙是位于欧洲西南部面临海洋的一个小国,由于生存压力,利用面临大海的条件,发展海外探险和商业活动,形成了重商主义的观念。民族国家的统一,便于通过国家的力量,推进海外探险和商业活动,追逐海外的商业利润。葡萄牙国王把海外扩张定为国策,凭着强大的武力,大力推动。葡萄牙在海外开辟了数十处商站,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海上商路,建立了以经济掠夺为中心的殖民帝国。

  葡萄牙称霸世界的时间不长。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虽然在1640年获得独立,但是葡萄牙还是衰落了。究其原因,葡萄牙国土狭小,没有建立国内市场,没有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海上贸易和掠夺盈利很多,养成了国内贪懒的习性;长期出国征战和探险,大量精英死在海外,继续海外探险后劲不足。

  西班牙是葡萄牙的邻国,也是三面临海的半岛型国家,人民富有海上冒险的传统。15世纪末,经过长期的民族战争,摆脱了阿拉伯人的统治,成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西班牙国王积极支持海外扩张,投入巨资推动了哥伦布的远征。为了维持海上霸权,西班牙建立了号称“无敌舰队”的强大海军,在海外开辟了广大的殖民地。

  西班牙帝国维持到16世纪末,在继起的荷兰、英国和法国的竞争下,萎靡不振,终于退出了强国的行列。

  继西班牙而起的荷兰,曾称雄于17世纪。1609年,西班牙被迫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荷兰独立后,充分利用国家优势,发展海洋实力,建立强大的海军和庞大的海上运输船队,在17世纪,几乎垄断了全球的海上贸易,牢牢掌握着海上商业霸权。人口不足200万的荷兰,在1600年,海船总数已经超过了1万艘,17世纪上半叶,有商船1.6万艘,占到欧洲商船总吨位3/4,号称“海上马车夫”。

  荷兰造船业在欧洲长期具有领先地位。17世纪末,英国使用的船只1/4在荷兰制造。俄国彼得大帝曾两次到荷兰学习造船技术。

  由于国内政治体制不顺,国内经济基础薄弱,长期海上称霸养成骄傲情绪和轻敌思想,海军和商船投入不够,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丧失了竞争力,荷兰的霸权地位在18世纪被后起的英国夺去了。

  ■德国与日本当初的封建性很强

  德国和日本差不多同时在19世纪下半叶崛起,尤其是军国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强国。

  德国在17世纪有360个邦国,政治不能统一,经济难以发展。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发起改革。1870-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方才完成统一,以普鲁士为核心,建立起德意志帝国。德国建国不过30年,就迅速赶上了英国。英国在经济上采用自由经济理论,让“看不见的手”发生作用。德国由铁血首相俾斯麦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指导工业化,使钢铁、煤炭、铁路、化工等产业迅速跃居世界前列。但是德国的统一是在封建容克地主集团主持下进行的,德国的工业化使国民经济大规模军事化,终于导致了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争中走向失败。20世纪30年代,德国并未吸取失败教训。希特勒德国继续执行旧的军事扩张路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德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二次大战后,德国终于吸取教训,与宿敌法国改善关系,向波兰等被侵略国家道歉和赔偿,赢得了世界的原谅。今天的德国在经济总量上仍居于世界前列。

  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引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得到很快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日本由于资产阶级力量不强,明治政权也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府,封建性很强。明治元年,天皇就发出了“开疆拓土,布国威于四方”的号召。沿着这条道路,日本迅速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名义上,中国被迫解除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承认朝鲜的独立,实际上实现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这一措施为日本控制朝鲜半岛、进一步侵略中国打下了基础。《马关条约》除了规定日本取得在中国的各项权利外,还从中国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日本取得辽东,俄国觉得威胁了自己,联合法国和德国进行干涉,日本被迫放弃辽东,但是以中国政府赔偿3000万两白银了结;此外,日本还从中国得到了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2.3亿两白银,相当于3.5亿日元。这笔庞大收入,大大滋养了日本的资本主义,武装了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滋长了它称霸亚洲的野心,使日本挤进帝国主义行列。日本前外务卿井上馨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的日元。原来日本的全部收入只有8000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3.5亿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顿觉无比富裕。” 3.5亿日元用在哪里呢?据记载:7900万用来抵补战争经费,2亿用来扩充军备,380万用来建设钢铁厂、扩充铁路和电报电话事业,2000万充作皇室费用,5000万用作水雷、教育和灾害准备金。另外日本政府还拿这笔钱在1897年作为实行金本位制的准备金。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又取得了1904-1905年在中国东北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的胜利。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试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斗争面前,落得失败的下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