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郑州商代古城墙复原展示图出炉 市民质疑不征意见

2011年05月13日 10:19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图片显示,复原性展示的商代城墙,是一座荒草丛生的黄土城墙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摄

  文物部门:考虑到文物保护专业性要求高,因此在设计方案时没有与市民进行互动

  网友: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应保障公众参与权,只有尊重民意才会得到民众支持

  河南商报记者肖风伟

  对郑州商代古城墙“复原性展示”,一些市民表示出不满:弄俩这么大的土堆,咋不先征求市民意见?一个出发点为保护商城遗址的“公共建筑”,为何遭到如此多的质疑?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公众的权利未被尊重,但它又恰恰决定了公共建筑“公共性”的成色。

  市民质疑

  花钱弄个山寨版

  不如维护好真城墙

  5月11日,河南商报《用黄土复原古城墙,是“保护”还是瞎折腾》一文,报道了郑州市东大街冒出两个大黄土堆,文物部门称是对商代城墙“复原性展示”。

  文章见报后,许多读者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参与对这一事件的讨论。

  读者刘先生说,那些名胜古迹,很多都用这种“修旧如旧”的方法进行文物展示。作为商代都城,应有“商都”的文化特征,复原古城墙很有必要。

  不过,在读者声音中,质疑者居多。

  读者汪先生说,他家就在东大街附近,那里原本有两个广场,居民都喜欢到那里晨练,而修建南、北城墙,占去了广场的部分空间,使得附近居民无处休闲。

  “前几天刮大风时,这里黄土漫天!”读者陈先生说,这种土城墙外观不好看,保护起来也很困难,要不了多久就会被雨水冲刷得满身沟壑,会是郑州新的污染源,“赶紧扒了吧,花多少钱垒的,再花多少钱扒了,他们不就喜欢这样折腾嘛!”

  陈先生告诉商报记者,他向工人打听,得知垒城墙的土是从南水北调工地运来的。城墙垒了十来层,每层都用压路机压,估计用土量得成千上万车,要花不少钱,“土不是原来的土,墙不是原来的墙,有意思吗?”

  市民刘女士认为,这种城墙的维护就是个问题,花那么多钱弄个假的,还不如拿去维护好现有的古城墙。

  文物部门

  既可保护地下古城墙

  还能展示商都文化

  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一位负责人称,“复原性展示”商代古城墙,是保护地下古城墙的需要,同时也能展示商代文化。

  该负责人说,如何更好地保护商代古城墙,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只能根据其特点,研讨出一套可行的保护方案。而专家公认的最好方式,就是覆土保护。

  该负责人说,在建的城墙地处商代古城墙遗址,由于岁月洗礼,地表以上部分已不存在了,但地表下还有一部分古城墙。在原址复原古城墙,对地表以下的古城墙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郑州是‘八大古都’,但地面上能看得见的东西太少。”这位负责人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复原商代古城墙,能更好地展示商都文化。

  对于复原古城墙的黄土来源,该负责人称不在其干预范围。他说,施工前,他们已对古城墙的土质采样化验,并对施工单位有明确要求,只要黄土质量达标就行。

  “3600多年前的古城墙还在呢,这说明土城墙一样能长久保存。”这位负责人说,新筑的城墙,是利用商代的夯土技术筑成,尽管在风吹雨淋下难免剥离一部分,但是它最终会留下一个坚硬的外壳,等于给原有的城墙披上一件外衣。

  城墙规划

  这座黄土城墙

  顶部啥样还没定

  《郑州商城遗址城垣遗址保护展示设计方案》中的图片显示,复原性展示的商代城墙,是一座荒草丛生的黄土城墙。

  据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一位负责人介绍,复原展示的商代城墙高10米,底部宽20米,顶部宽13.3米,其中,东大街北部的新城墙长160米,南部新城墙长80米。为了使新城墙与老城墙相互连接,中间会有缓坡。

  郑州市文物局郭春媛处长说,该方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复原后的商代城墙上是否种植草坪,还有争议。一些专家认为,商代古城墙就是一座土城墙,既然要还原,就不能在上面种任何植物。还有些专家认为,如果不种草坪,经过雨水冲刷,城墙会被冲刷出沟壑,不利于城墙保护。

  由于双方争执不下,将来是否在该城墙上种植草坪,还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城墙安全,不会在上面种树,但会在上面建设排水系统。

  郭春媛说,复原商代城墙,原本也希望市民提提意见,后来考虑到专业性要求很高,因此,在设计方案时,更多地采纳了文物专家的意见,没有与市民进行互动。

  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商城遗址保护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一些具体的内容无法一一呈现,“文物保护多少年搞不了一回,对是否公示也没有要求。”

  网友观点

  公众权利

  决定公共建筑“公共性”成色

  郑州的公共建筑不少,但在建设之前,征集市民意见的却少之又少。

  2010年1月3日,郑东新区雕塑“金色的梦”已然树立。施工方负责人说,工程后期要用5万多张金箔将雕塑包起来。仅贴金箔一项,将耗资约30万元,有网友称不如直接把黄金贴领导脸上。媒体报道后,郑州叫停了贴金箔工程,改用其他措施完成剩余工程。

  在百度上,记者搜索郑州公共建筑征集市民意见的报道,内容大都是某某地方要建设某某建筑。仅有的几个互动性征集,也都是让市民在几套方案中选择。

  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省委党校教授樊怀洪曾表示,政府做的很多决策,之所以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他们没在工程上马前倾听老百姓的意见。

  或许正是基于此,在文物部门看来很有意义的“复原性展示”,却有不少质疑声。

  “红网”一位网友称,正因为公众的权利没得到应有的尊重,某些公共建筑的公共性才大打折扣——一方面,不合乎公众的意愿;另一方面,使用效率往往极低。

  因此,在大型公共建筑建设问题上,应通过各种形式保证公众的参与权。只有如此,公共建筑的公共性才能得到最大体现。

  读者黄先生直言,文物部门“复原性展示”商代城墙遭遇的尴尬,对其他部门也有警示意义:尊重民意,才会得到民众支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