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文化融合有活力

2011年05月13日 14:3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有许多人和我一样,三年后才第一次去四川地震灾区。

  曾经的山河破碎已成为过去时。文化广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站、农村书屋都建立起来了。一个个如在画中游的特色旅游村拔地而起,这甚至比我们想象中的新农村还要美。

  一个民族能够经历灾难生存下来,形成长久的传统,必然有能力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并且能够从这种智慧中获得幸福。这就是文化。

  比如说羌族。他们没有文字,但一直和中国的历史共振。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他们的建筑工艺一样,只是代代相传,口口相授。你看着那苍凉厚重的碉楼,听着幽怨的羌笛,在温暖的火塘边欣赏他们的歌舞,会不由得感慨出他们似乎与周围的环境建立了某种契约,他们身上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生活智慧。

  我很诧异这个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古老民族为什么会没有文字。但在他们的传说中,是有过的。那些经文就写在竹片上,上面记载着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但有一天,一个放羊的小伙子拿着经文到牧场,不知不觉睡着了,等他睡醒,经文不见了,一只白羊正在咀嚼。于是他一生气就动手杀了白羊,把羊皮绷在一面木鼓上,一敲木鼓,经文就被念了出来……

  可惜的是这样的故事已经不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现代化的马力是强劲的,不可阻挡的。即使在海拔两千米的布瓦羌寨,同样强劲的摩托车已经取代了原来穿山越岭的骡马成为代步工具;画着奇怪图案的T恤最受年轻人的追捧;习惯于种包谷的土地正在改种更有市场的樱桃、板栗;原来传承多年的“尖尖鞋”悄悄地变成了方头鞋,只因为那更省工夫、更合脚;美丽的羌绣原本都穿在身上,现在也装在了镜框里挂在了墙壁上……这个习惯迁徙的民族其实一直都在变化着。

  到北川老县城去参观,那些在瞬间遭遇强力破坏的摇摇欲坠的建筑用一些钢结构的东西支撑着,那些已经变形的塌陷的建筑就那样自然地瘫痪在那里,还有那些错乱了的地层,有些废墟只有通过旁边的图片才知道原来的模样……这和那些有着邮筒,有着分类垃圾筒,每一幢楼都编了号,每家都是两层小楼,楼下可以经营,楼上可以住宿的新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谁会用那些邮筒?正如同设施齐全的医院好建,优秀的医生却可遇不可求。最好的产业园区摆在那里,不等于自动会有优秀的员工负责任地去生产,漂亮的博物馆建好容易,还需要热情的解说员和参观者来扩充人气儿。

  在这次规模庞大的对口援建中,可能发生的文化大融合也许被忽略了。其实来自多省市的援建者所带来的不同文化对地震灾区的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一些城镇的重建、产业的重建、物质的重建,但文化的融合更令人期待,更有活力和持续性。乔 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