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粤剧爱好者呼吁粤剧传承更应“从娃娃抓起”

2011年05月22日 1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广州5月22日电(黄济舟)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为第七届中国(深圳)文博会的一大亮点,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笔者连日来走访了广州多处粤剧爱好者聚集地,谈及粤剧的发展及传承,不少爱好者均表示,粤剧传承应更注重“从娃娃抓起”,让更多小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这一传统文化。

  粤剧是岭南文化奇葩,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2009年,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广州荔湾区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是当时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在广州荔湾湖公园,笔者结识了粤剧爱好者何美欢,今年61岁的她精神饱满,谈吐幽默,她将这些都归功于长期参与粤剧活动。何美欢从小深受粤剧熏陶,因此在退休后她与一班志趣相投的朋友组建了一个名为“荔湖欢欢乐社”的粤剧小组,每周二、四、六齐聚荔湾湖公园唱些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内容的粤剧小曲。

  何美欢说,在香港、澳门等地,有许多的粤剧爱好者自发组织了粤剧班传唱经典粤剧。粤剧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而更多的是被视为一项精神寄托以及一个结交好友的平台。他们从不吝惜在粤剧方面的投入,据何美欢回忆,曾经有一位从澳洲回来的华侨,一次就投入了数万元定制专门的粤剧戏服。

  由于对粤剧的喜爱,因此何美欢对粤剧的传承也怀有隐忧。她说,以前的人由于缺少娱乐项目,所以对粤剧是由衷的热爱。而随着娱乐项目的增多,而且粤剧通常都是博大精深的内容,同时一般最短都要二三十分钟,又缺乏互动性,因此使年轻人失去兴趣。

  何美欢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粤剧内容与音乐逐渐加入了当代的元素,但要真正让粤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开去,不仅需要多增加粤剧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让现在的小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提高他们对粤剧的兴趣度,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以粤剧等为“排头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广东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头戏。走西关,听粤剧,叹广州,成为外地游客以及老广州们茶余饭后必备的“艺术消遣”。荔湾区在如何传承戏曲艺术方面也十分重视艺教结合工作,在中小学以及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发挥戏曲教育功能,一方面从幼儿园开始对儿童进行粤剧传统文化熏陶,在部分小学建立粤剧示范班。区曲协为小学生粤剧示范提供创作曲目和表演实践机会,毕业后升到有关中学继续接受民族艺术的熏陶和教育。同时以区少年宫少儿艺校粤剧曲艺班为基地,选拔全区优秀粤剧苗子进行培养教育,走出一条粤剧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