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沈飞龙《书远堂六年记》崇明话版本引发热议

2011年05月23日 16:1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哭灵用语就像长篇词赋一样

  沈飞龙《书远堂六年记》崇明话版本引发热议

  “兄弟俩跑了半天还没跟宅上的童年般辈白相(玩)一息,连喊勿高(不高兴)。”——在崇明作家沈飞龙的《书远堂六年记》中,颇多这样的方言入文。方言体小说固然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是否也会在阅读上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困难?日前,《书远堂六年记》研讨会在崇明举行,陈建功、叶辛、赵丽宏、王纪人、杨扬、张振兴、张惠英、郏宗培、季振邦等作家、语言学家、出版人出席。

  改出方言版本

  《书远堂六年记》历时六年创作,十四易其稿,删削18万字。小说写的是崇明北堡镇发生在1960到1966年间的人和事,所用地名全部真实。小说的第一版中,只有人物对话用崇明话,描述性文字用普通话。但作者沈飞龙却又花力气,改出了现在的崇明话版本,将描述性文字多改成了崇明话。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张惠英曾专门撰文评论,她说,小说中描写老年妇女和小孩的日常用语活龙活现。她特别提到小说中写到的颇具地方特色的“哭灵”,“哭灵用语就像长篇词赋一样,有韵律,有节奏”。

  颇具地方特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说,读方言体的小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这部作品给他带来的第一个惊喜,就是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他说,在文学创作方面,老舍、李劫人、沙汀等作家,也都有意识地保留方言特色或者经过艺术的提炼,用作品展示出新的独具魅力的方言形态。沈飞龙不仅运用方言是自觉的,描绘崇明的历史、习俗、风物乃至推重乡土的英雄才俊,也是自觉的。这是作家文化自觉的表现。

  评论家杨扬也表示,地方风情与方言写作是匹配的。他说,就像一些粤语歌,虽然歌词我们听不懂,但也能感觉到与音乐是相配的。语言学家张振兴说,吴语是方言文学写作势力最强大的,《海上花列传》到现在看还是经典,用方言写作是吴语地区的传统,不要轻易丢掉。

  造成阅读困难

  但作为一个对崇明方言一无所知的读者,陈建功也坦承阅读这部小说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固然,这种‘罕见’猛然出现,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欣喜,但由于不懂崇明话的读者很多,欣喜之余,视为畏途,庶几难免”。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也提出,虽然一些风俗只有用崇明话来写才生动,但不解释只有崇明人读很轻松,即便是上海其他区县的人读起来都费力,何况是外地读者。不过他表示,非常佩服作者的勇气,因为自己也曾想尝试用上海话写作,但觉得太难了,“用方言写作要有度,过度会失去读者”。

  使用把握好度

  赵丽宏提出,王小鹰写作《长街行》的做法可以借鉴,她在客观描述时用普通话,人物对话时大量使用方言,这样让人读起来没有障碍。陈建功赞同赵丽宏的意见,他补充说,这里所说的“普通话”,绝对不是书面语,而是要提炼吸收方言养分、变化为普通话的“崇明话”。就拿写“京味小说”来说,普通话的叙事,就意味着你必须丢掉“儿”化韵,丢掉一些难以理解的土语,但你的普通话叙事,仍然要吸收北京的语言特色,并挖掘北京人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   记者  夏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