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六百年昆曲的青春密码:让昆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1年05月26日 16:52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18日—23日,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经典折子戏展演周在上海举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戏迷朋友,让人一览当前昆曲的繁荣之景。

  展演期间,昆曲的传统与现代之争再度成为热议话题。非遗十年,是昆曲华丽转身的十年。可是,在昆曲渐渐变得时尚、热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在重视创新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丢掉了什么?怎么做才是对昆曲最好的传承与保护?在沪观演期间,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敬畏传统,别丢了昆曲的魂

  这一周的昆曲展演,东华大学大二学生小袁一场不落。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她只是陪同学去看《牡丹亭》,没想到一下子就被震撼了。精致的妆容、精美的服装、华丽的舞美……目不暇接,她一下子就成了“昆虫”(昆曲粉丝的自称)。

  当小袁这样的“昆虫”痴迷于昆曲的现代魅力时,不少老戏迷则对越来越“潮”的昆曲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昆曲的魅力就在于“一桌两椅”的老滋味,片面强调舞台效果无异于本末倒置。那些所谓的“创新剧目”,无非是在舞美中加入大量声、光、电,甚至让演员吊“维亚”……对于这种过度包装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这样一首打油诗——“台上搭台必伴舞,做梦电光喷烟雾,中西音乐串了味,不伦不类演出服”。

  “昆曲的舞美布置,不是说越华丽越好”,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周育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舞美布置,一要看是否对表演有所帮助,二要看是否遵循了时空流动性原则。传统昆曲舞台虽然只有‘一桌两椅’,但恰恰是这样,才更突出演员的功力。昆曲强调的是写意,如果用实景,反而减弱了昆曲的韵味,比如‘牡丹亭’的美不是靠布景搭出来的,而是靠昆曲的意境营造出来的。”

  眼下,不少地方院团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大戏的排演上,投入动辄过百万。对此,有“活明皇”之称的昆曲泰斗蔡正仁并不赞同。他说,有时候一场戏演下来,观众完全被变幻多端的声光电搞晕了,眼里只有靓丽的服装、华美的舞台,对演员的身段、唱腔却毫无印象。其实,当代人不必苛求“创造”经典,能把传统剧目演好,能把传统作品推到一个新高度,也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

  对“任何一种文化只能在自己的河床里流淌”的观点,此次特意来沪看戏的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深以为然。他对记者说,包装的确重要,但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再怎么创新也不能丢掉昆曲的魂。用舞美提升演出效果当然可以,但不能过度渲染,喧宾夺主,有时可能不是加分,反而是减分。

  在这次昆曲周上,很多老艺术家一致的观点是:不管是挖老戏还是排新戏,关键是要对传统秉持敬畏之心。对昆曲这样的文化遗产,最难的是保留,要立足于“保”,要着力思考传统的东西怎样能保留得更多。

  创新,让600年昆曲活出“青春”

  当然,敬畏传统并不是说昆曲必须一成不变。对有些艺术价值不高、内容拖沓的传统戏,知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就主张修改,“文艺终究还是娱乐性的东西,昆曲也要增加可看性。要是不加改动地搬来演,那直接进博物馆好了。”他说,600多年来,昆曲从未停止过革新。昆曲,同样需要在与现实的互动中不断发展,通过演绎当代的大悲与大爱,实现与现代人思想上的沟通。

  作为“新概念昆剧”的实验者和倡导者,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柯军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为了让更多人能了解、接受昆曲,我们必须对昆曲进行一些适应时代发展的改变。没有传统的根基,新东西沉不下去,只能浮在上面;但如果没有创新,传统就飞不起来。

  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极富实验精神的香港戏剧界代表人物荣念曾合作演出没有唱词的《夜奔》;让古琴与昆曲这两大文化遗产在舞台上对话;要求剧团里的老中青三代演员分别演同一出戏,以此诠释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为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他率领的省昆更是打造了10个不同版本的《桃花扇》……对柯军而言,这一切,就是想让昆曲成为“活得很青春的遗产”。

  苏昆的俞玖林是昆曲创新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热情的拥护者。谈及创新,他说,作为一门活着的古老艺术,昆曲需要用年轻的方式来传播。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能吸引广大年轻观众,首先得益于包装的创新,海报上男女主角青春可人,非常符合当代青年的审美习惯;其次是音乐、舞美、灯光的创新,在尽量保留昆曲抽象写意的基础上,融入时尚元素,造就了既有传统艺术的典雅,又有亮丽青春风采的《牡丹亭》。至今,青春版《牡丹亭》已演出188场,75%的观众是青年人。

  上昆当红小生黎安此次演出的是经典折子戏《长生殿》。虽然醉心于传统折子戏,但对昆曲的创新,他十分赞同。他认为,“昆曲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要做一些尝试和探索,包括创新的宣传营销手段,如果不去尝试,很多观众可能永远走不进昆曲这扇门。当然,要想把观众长久地留下来,还得靠传统的魅力。传统是昆曲的魂,这个不能丢。”

  活态传承,让昆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0年,最后一位昆曲“传”字辈艺术家倪传钺逝世。“传”字辈带走的不仅是一代人的记忆,更意味着一批剧目的失传。《昆剧全目》抄本是苏州戏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内录昆剧剧目达1298出之多。遗憾的是,今天上演的所有剧目加起来不及当时的1/3。

  因此,尽管当前昆曲看起来又进入了一个盛世,但在不少艺术家看来,昆剧自身存在的危机远没有因为当下的繁荣而消除。

  柯军强调说,“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剧目依然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而随着一大批国宝艺术家的老去,越传越少的危机将日益凸显。”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蔡正仁经常会去外地教年轻演员剧目,但他认为这远远不够。“文化部门应统一筹划,光靠我们个人努力太有限了。”

  “昆曲艺术,是活在人们身上的。”对于活态传承的概念,中国戏曲学院沈世华教授非常重视。她对记者说,除剧目传承外,昆曲这种表演艺术更需要通过人来传承。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曾进行过大量剧本的整理,以为这样记录下来的传统剧目就保留下来了。六十年代又有了录音,七八十年代则是录像。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想了很多保护手段,惟独忘了最根本的一点——所有表演艺术传承的惟一载体是人,所有传统戏曲只有后来者能高水平地呈现在今天的舞台上,这才叫传承下来。

  “昆曲的传承,不仅是艺术的传承,观众也需要传承。”中国昆剧研究会秘书长丛兆桓就说,如果剧场里永远是中老年观众居多,一眼望出去一片白茫茫,那这门艺术离消亡也不远了。

  一周的演出看下来,记者最大的惊喜是剧场里黑头发的观众比白头发的观众多了,正是这满场的黑发,让人们看到了昆曲的希望,看到了戏迷的传承。

  有专家认为,如此盛景得益于 “昆曲进校园”。10年来,“昆曲进校园”共演出700余场,观众达100余万人次……这些年,白先勇通过青春版《牡丹亭》和《玉簪记》,不遗余力地在年轻观众中推广昆剧,在全国掀起了昆曲文化热。蔡正仁评价说,“年轻观众,是昆曲生命力的重要存在方式,也是活态传承的土壤。有了这么多年轻观众,昆曲不再是‘博物馆艺术’,而是现在的‘朝阳产业’”。

  为了更好地传承昆曲,省昆今年还推出了“高铁昆曲”与“微博昆曲”的概念。每周日下午都有一场固定演出,以满足外地戏迷乘高铁来宁看戏的需求。柯军说,“‘高铁昆曲’拉近了观众与昆曲的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今后,我们还将尝试在高铁上播昆曲、演昆曲,让更多的人闻到昆曲的味道。这就是昆曲的活态广告。”同时,不少昆曲演员都有了微博,柯军更是弄潮人物,推广昆曲不亦乐乎。在柯军看来,高铁和微博这些最现代、最先进的工具也是传承昆曲的“大舞台”,这些现代载体能让昆曲的传统之美与时代密切交融,从而让昆曲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本报记者 董 晨

  本报记者 余 萍 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