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民族科幻电影在哪里?网络游戏培养大批青年观众

2011年05月30日 15:5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去年,中国观众给《阿凡达》交了15亿票房,近3年的《2012》、《变形金刚2》、《盗梦空间》等美国科幻大片也以每部5亿的规模在中国内地收取票房。 中国电影市场的80后90后主流观众疯狂地迷恋着现实中没有的电影形象:汽车人、哈里波特、指环王、蜘蛛侠、绿巨人、外星人、超人、吸血鬼、绝地武士、人工智能、机械人、网络替身、钢铁侠等等,他们由衷地喜欢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影像。面对美国科幻片的咄咄逼人,我们的对应思路往往是:采取不同于美国科幻类型的本土类型和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的本民族电影与其竞争,殊不知,现实题材替代不了中国观众对科幻题材的独特心理需要。

  网络游戏为科幻电影培养了大批青年观众

  据2009年的调查报告表明,29岁以下的观众占观众总数的70.7%,30到35岁的观众占观众总数的15.9%。青少年阶段是人的一生最富于想象力的年龄段,也是对超越现实的影像最为迷恋的年龄段,输入和引进的美国碟片和美国电影,20年来用无数非现实的科幻、魔幻影像满足着中国青少年的想象欲。与此同时,大批的魔幻游戏让许多青少年的精神生存于虚拟世界中。据网络调查表明,中国网民已超过5亿,在5亿网民中,使用网络游戏的比例占68.8%。根据艾瑞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已突破260亿人民币,网络游戏已经变成互联网各子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项目,规模与收入均排第一。网络游戏使得青少年形成与非现实虚拟世界的互动,这种互动使他们把自己投射到非现实虚拟世界的虚拟主体身上,与其合二为一,长时间的网络虚拟世界的游戏生活,培养了相当多的青少年的非现实的精神、心理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又产生了对科幻、魔幻影像的强烈观赏需要。

  不能因为暂时票房低就放弃科幻电影的阵地

  在WTO法则使得中国电影市场完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们无法将这些非现实电影拒之于国门之外,不能阻挡中国主流观众购买非现实美国大片的电影票,所以,非现实题材电影这块阵地,我们不占领,外国大片就必然要占领。

  在中国每年400多部电影的立项中,非现实电影不到百分之一,即便有,也多从中国古典文学经典《西游记》、《聊斋》、《山海经》等作品中找资源,只能是关于古代的非现实,很少关于当代、关于未来的非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2007年上映的《长江七号》、2009年上映的《机器侠》、2010年上映的《未来警察》、《全城戒备》,这些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具有争夺80后90后的重要意义。它们中有的作品虽然不尽成功,但这是21世纪中国非现实当代和未来题材电影作品的开始。电影主管部门应对该类题材给予一定的支持,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科幻片比美国科幻大片票房低就放弃在这一领域的努力。中国的原子弹比美国晚19年,中国的氢弹比美国晚15年,中国的人造卫星比苏联晚13年,中国的宇宙飞船比美国晚30年,中国的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比苏联晚42年,中国的隐形战机比美国晚22年,不能因为晚我们就不追赶了。毛主席在数十年前就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非现实想象力,可中国科幻片的想象力远远落后于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

  科幻电影依然能传递主流价值观

  我们刚拍出现实主义电影《歼十出击》,歼20已试飞成功,美国人都能想象在洪水淹没全球的危机时刻中国人制造诺亚方舟,中国电影创作却没有中国人纵横外星的想象力。美国电影可以通过展现美国陆军与外星人作战向全世界输出强大的美国形象和美国软实力,中国电影为何不能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外星人作战的壮观图景?面对美国科幻大片的进攻,中国电影业回避不得,应该像歼20的研制那样急起直追。实事证明,非现实电影依然能传达正义、勇敢、责任、牺牲等正价值的理念观点,传达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电影政策应对本土科幻片的发展给予全力的支持和保护,鼓励中国电影企业对科幻电影的立项和资金投入,鼓励科幻题材剧本的创作、鼓励电影高新技术的研发。科幻不应是美国电影的的专属独有,科幻电影也不应是现实电影的对立面,发展我们本民族的科幻电影不妨碍我们本土的现实主义电影的长足发展,百花齐放才是我们吸引80后90后观众的正确措施所在。

    张 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