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外滩源”,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组图)

2011年06月10日 15:44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外滩源”,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组图)
新与旧,如同晨与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记者 顾学文

  这里保留着外滩唯一的19世纪建筑,这里诞生了上海第一家博物馆,这里的戏院曾上演中国最早新兴话剧……

  为黄浦江和苏州河的这片交汇之地取名“外滩源”,是寓意其为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之源,也因为它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

  圆明园路,外滩背后的“大”马路

  276米长、16米宽,一条步行街,短得让人十分钟就能走完,它就是圆明园路,实实在在是一条小马路,但它却又真真切切是“外滩源”的源头,这让它成为一条即使“躲”在外滩背后也难掩其光华的“大”马路。

  “外滩源”,是上海的一项重大工程,取此名是寓意其为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项目地址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东起黄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苏州河,南面滇池路,占地16.4公顷。区域内保留着一批建于1920年至1936年间的各式近代西洋建筑,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一期范围为 “圆明园路——北京东路——虎丘路——南苏州路”围合地块,拥有光陆大戏院、真光大楼、广学大楼、兰心大楼、女青年会大楼、安培洋行、亚洲文会大楼等7幢优秀历史建筑。

  原英国领事馆,外滩最古老的建筑

  圆明园路上第一幢可记录的建筑是原英国领事馆,外滩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唯一的19世纪建筑。2.5公顷的露天大草坪,尽头是一幢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古典砖木混合结构的别墅,典型的外廊式,清水砖外墙,底层中部有五孔券廊,二层为廊式内阳台;草坪北侧是另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屋,与主楼以走廊相连接;站在草坪上,可看见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三角地带以及外白渡桥;草坪上古树的枝叶茂密开阔,阳光透过页缝洒下,微风夹带着河水的湿气拂过。

  它落成于1849年,曾遭遇火灾,重建于1873年。从这里开始作为外滩的源头,一路就有了外滩绵延数里的壮观场面。据说,当时外滩所有建筑都是在这座楼里被筹划的,里面设有专门的房间供建筑师们规划、绘图。

  这里,也是《南京条约》签订、开放五口通商的殖民时代大本营;清末曾朴的小说《孽海花》里描写过领事馆里的“西人赛花会”。

  新天安堂,罗素曾在这里演讲

  绕过草坪,便是新天安堂了,修长陡峭的塔楼是整座教堂最显眼处。和新天安堂紧连着的,是原教堂工作人员的宿舍。层层叠叠向上伸展的扶梯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如果沿着楼梯走到楼顶,视野定是开阔的:奔流不息的苏州河与黄浦江,外白渡桥横跨其上,远处则是黄浦江那优美的弧度。

  新天安堂于1886年建成,1901年扩建,由当时上海极少数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会员身份的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筑风格为哥特复兴式。建筑总体平面呈十字结构,中间33米高的八边形尖塔,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墙体的砌筑砂浆在墙体底部强度较大,越往上走强度越小,质地也较散,当时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可见一斑。1920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这里演讲。

  这座具有12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曾是外滩唯一没有改建或重建的建筑,但可惜在2007年遭遇火灾。灾后专家们开展“落架大修”:用人工的方法,把原有的建筑材料一件一件拆卸下来,包括砖、砖拱、木料等,全部编号存放,复建时全部再“装配”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建筑的历史元素,即使是新采购的材料,也必须是百余年的木梁、青砖,与这座建筑的百年历史相匹配。

  兰心大楼,着盛装看新话剧

  最早的兰心剧院并不在茂名南路上,而是圆明园路,圆明园路185号的兰心大楼正是中国新兴话剧的起源地之一。

  1843年上海开埠后,一家以英国人为主的剧社集资建造了中国第一个西式剧场,取名LyceumTheatre。Lyceum是希腊文Lukeion的音译,原指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建立的学府,伦敦河滨大道附近的韦林顿大街上也有一座皇家讲演厅兼歌剧院叫“LyceumTheatre”。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将其译为“兰心”,他是经常去“兰心”看戏的。

  1871年的一场大火将设施简陋的兰心大戏院烧成废墟,新“兰心大戏院”于1874年1月27日再次落成。重建后的兰心大戏院仿欧洲歌剧院风格,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音响效果很好,台上轻轻一声叹息,楼上最后一排也能听到。

  为了翻新外观,兰心大戏院又一次重建,如今的兰心大楼是一幢七层楼的商用大厦。褐色面砖饰面,装饰简洁清丽。主入口处略前出,饰齿状隅石,层间窗洞置连续式平拱钢窗,横线条,韵味感强。顶部挑出阳台饰爱奥尼式柱和山墙花装饰,塔楼饰拱券,券心嵌锁石。整幢大楼呈现出现代主义风格,局部带有新古典主义装饰。

  (摄影/Contented Only Me)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