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叶兆言对话诺奖得主略萨:感谢拉美文学大爆炸

2011年06月16日 13:31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略萨与叶兆言(左)在交流。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前天晚上在上海戏剧学院参加了其作品出版商99网上书城为其主办的作品朗诵会,现场朗读了他最喜欢的作品《酒吧长谈》片段。随即他做了《一个作家的证词》的演讲,而著名作家叶兆言则以“关键词”与他进行了文学对话。

  “诺奖让我变成了受难者”

  略萨说,75年前,他出生在秘鲁南方的一个叫亚雷基帕的城市,“我非常喜欢这个城市,因为有太多的故事。”谈起自己的写作经历,略萨自豪地描述起来,“5岁时,我就开始阅读了。这等于是我人生的一个跳跃,而且是非常棒的一种方式的跳跃。”阅读改变了他的人生,阅读让他对写作产生了兴趣,略萨说他写得最早的东西,是对一些书的改写。“比如有些结局我不喜欢,我就把结局给改了。”

  说完,他笑了起来,见大家也跟着乐,略萨趁机调侃,“你们也要和我一样多地阅读,读我的作品,如果不喜欢,也可以把结局给改了。”但他立即补充,“那样的话,恐怕就得不了诺贝尔奖了。”

  “诺奖让我变成了一个受难者。”面对媒体的无休止采访,曾经也当过记者的略萨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我开始讨厌这个行业了。”看来“诺贝尔文学奖”这顶帽子确实让他备受“煎熬”。“新闻界没休止地要来采访你,不让你好好地安静地生活,不让你好好地工作,有时候我想逃到岛上去生活。”

  一个作家不能老被夸赞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略萨提醒大家说,诺奖和其他奖项一样,有时候确实很准确,把奖项给了应该得奖的人,比如托马斯曼、威廉·福克纳、海明威;但很多时候,他们的评委会也会看走眼,也会有评错的时候。所以中国读者完全没有必要对诺贝尔文学奖如此狂热。“比如第一个文学奖得主,你知道是谁么?我觉得都不值得念他的名字——苏利·普吕多姆,是个三流作家,托尔斯泰和他竞争,居然他得奖了。”略萨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自己觉得有点难为情,“博尔赫斯这么伟大都没得奖,但评委也是人,虽然我希望对我自己没搞错,但这个得交给历史来讲了。”

  在略萨看来,很多作家很多作品,都是在困难的条件下诞生的,舒适的生活对创作是不利的。他认为,一个作家不能老被别人夸赞,老得到政府的补贴,“我觉得很危险,他会丧失面对环境时战胜困难的勇气。”

  叶兆言感激“文学大爆炸”

  坐在略萨旁边的叶兆言显得有些紧张,“准备好的话,在略萨朗诵的时候就忘得差不多了”。但略萨的作品始终在他的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比如《胡利娅姨妈和作家》。他说自己当时看完这部作品后,一直在想象美丽的胡利娅姨妈的样子。“可惜的是,翻开新版该书,还是见不到伊人倩影,多少有些失望。” 略萨说,“所以,胡利娅姨妈只能靠大家去幻想。”

  虽然忘记了想说的许多话,但有一个“关键词”叶兆言没忘,那就是:“我的感谢之情”。叶兆言说,他是从80年代初开始写作的。他认为,略萨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作家,因为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托尔斯泰、海明威、福克纳那些大师们已经不在了。“略萨先生对于我来说,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当代。当时非常流行的词汇,就是‘拉美文学大爆炸’。‘爆炸’这个词对以略萨为代表的作家来说,是很真实的。这样的爆炸,是他们自身的文学爆炸。对当时的中国文坛或者说对于当时我这样刚走上文学创作的人来说,也可以用‘爆炸’来形容。但这个‘爆炸’,是‘被爆炸’。” 

    本报记者 蔡 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