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共产党宣言》最早中译本被农民党员保存43年

2011年06月16日 16:41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家一级文物、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1920年中文版)

陈望道

  1920年春,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一个年轻人在油灯下翻译一本外文书,很投入,错把墨汁当义乌红糖蘸着粽子吃。1936年,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有3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他的心中。其中就包括其在1920年夏秋读到的那本书,这本书就是“红色经典”《共产党宣言》。

  1975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周总理见到《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热切地询问:“《共产党宣言》最早的译本找到没有?”陈望道看着总理那期待的目光,遗憾地摇了摇头。周恩来感叹:“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一位名叫刘世厚的老党员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交给了广饶县博物馆。这本小册子就是周恩来要找的《共产党宣言》。

  回家探亲带来《共产党宣言》

  大王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革命战争年代从这里走出了许多热血青年。其中,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创建人延伯真和刘雨辉夫妇就是其中的代表。据延伯真的女儿延桂宁回忆:“这本书最早的主人是20世纪20年代初在济南党组织负责青年工作的张葆臣。我母亲从他那儿得到后,1926年带着书和父亲一起回家探亲,就把它留在刘集。”

  当时,刘集村已建立了中国北方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首任支部书记是刘良才,委员有刘英才、刘洪才、刘春山等人。1926年春节期间,延伯真同刘雨辉、刘子久从济南回家乡探亲。在一个静静的夜晚,一盏昏黄的油灯下,刘雨辉把这本精心珍藏的小册子拿了出来,交给了刘良才,指着封面上的“大胡子”告诉大家:“他叫马格斯(陈望道的中文译本首次翻译时的译名,即马克思),德国人,他跟一个叫安格尔斯(即恩格斯)的人一起写了这本书,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一学他们的书。他们会让我们明白革命的目的和我们今后应该走的道路。”

  讲话后,集体高呼口号,还学唱了《国际歌》。“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刘雨辉没有想到这本《共产党宣言》成为了惟一在农民中流传、使用和保存的珍贵文献。

  刘集支部六七个党员拥有这本《共产党宣言》,这在当时一个普通的农村党支部来说委实难能可贵。支部书记刘良才经常在晚上召集党员们在他家的3间北屋里,于煤油灯下学习《共产党宣言》和其他文件。刘良才在给农民兄弟讲述革命道理时,经常举起这本《共产党宣言》,指着封面上的马克思像对大伙儿说:“我讲的那些理儿都是这位大胡子在这本书里讲的。我们穷人要翻身,就得照着他说的这些理儿去做。”入冬农闲季节,党支部还举办农民夜校,由刘良才或其他党员宣讲革命道理和文化知识。从现存《共产党宣言》可以看出,由于这本书当年经常被翻阅,书的左下角留下了明显的破损痕迹。

  “红色经典”躲过刘集惨案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广饶形势越来越严峻。1931年,刘集的革命活动不得不转入地下,刘良才和刘集党支部不得不藏起印刷机,销毁党的机密文件和学习材料。

  1931年2月,山东省委调刘良才离开广饶,到潍县担任中心县委书记。临行前,他把这本《共产党宣言》转交给刘集党支部委员刘考文保存。刘考文把它藏在粮食囤底下,有时又封进灶头,有时则转移到屋顶。1932年8月,广饶邻县的博兴暴动失败,广饶党组织也受到严重损失,刘考文有了不祥的预感,就把这本《共产党宣言》转交给忠厚老实、不太引起敌人注意的老党员刘世厚保存,并郑重地告诉刘世厚:“这本书务必保存好,它比我们的生命都重要啊!”不久,刘考文等一批党员被捕入狱。刘良才被叛徒出卖,牺牲在潍县。

  国民党反动派在其统治区实行法西斯专政,疯狂地、大规模地进行文化“围剿”,他们把676种社会科学书刊定为“非法”的“禁书”,《共产党宣言》被列为禁书之首。对保存或阅读马列著作者,加上“危害中华民国”等罪名,或判刑监禁,或处死。但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在山东广饶刘集村的一座破旧民舍里,却保存着一本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刘世厚精心地用油纸把它严实包好,再装进竹筒里,有时藏在床铺下面,有时藏在屋山墙上的“雀眼”里,一次次躲过了敌人的眼睛。

  抗日战争时期,斗争更加激烈残酷。日本鬼子和伪军三次“扫荡”刘集村,特别是1941年8月,日、伪军1000余人突然包围了刘集村,见人就杀,见房就烧,83位老乡被杀害,500多间房屋被烧,制造了“刘集惨案”。已经逃出村的刘世厚又潜回村里,火海中从屋山墙的“雀眼”里抢救出了这本《共产党宣言》。新中国成立后,刘世厚仔细地把这本快散架的书装订好,还在首页的左上角盖上了一枚“刘世厚印”,然后用一块蓝布包起来,放进小漆匣里。

  直到1975年,在广饶县革命文物征集活动中,84岁高龄的刘世厚将保存了43年的这本《共产党宣言》恋恋不舍地献给广饶县历史博物馆。随同捐赠的还有一些早期中共地方组织人员的书信,油印文件等。博物馆的同志拿出来一看,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大家惊喜不已,据考,陈译本第1版现在全国仅保存有11册。  余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