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成人童话第一人”:郑渊洁作品缺少忧伤和温暖

2011年06月22日 10:29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物名片

  林一苇,1973年11月出生,童话作家,收藏家,装置艺术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读博士。“左手玫瑰,右手童话”是林一苇博客的名字,也是对他自己、对他生活最恰当的注解。他的童话丰盈而绮丽,语言极具弹性,充盈着美丽的忧伤和诗意,具有天才的想象力和创意。他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让我们感到文字高贵的人,中国真正有望成为童话大师的人”。

  《一个叫窦唯de孩子》、《一只小猪天上飞》、《玫瑰花的问候》……作为中国首位提出“成人童话”概念的童话作家,林一苇提倡童话要有“诗意的写作”。日前,林一苇推出最新童话作品《小豆豆在中国》,在年轻读者中产生了不小轰动。日前,记者通过出版方凤凰联动传媒采访了林一苇,他表示,中国很多童话作品都是小儿科。

  正名 非现实的才是真正童话

  《小豆豆在中国》上市后,林一苇在读者中间引发两种反应。有人认为,林一苇是天才,他的文字带有儿童情怀,总能带给人惊喜和感动;也有人认为,童话不属于精英文学。对此,林一苇表示,他很感谢那些喜欢看他童话作品的读者,但他拯救不了童话,他只能让童话更好看。“那些认为童话不属于精英文学的人,是大错特错。博尔赫斯说过,人类文学的终极和最高标准,实际上就是童话。他还说,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优秀作家,你必将写出一部美好童话。 ”

  林一苇要给童话重新命名,他告诉记者,大人们会一直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在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其实童真的世界是没有是非和功利的,我希望正需要童话喂养的孩子们能接受真正的童话。 ”林一苇表示,在他心中,童话是一个极富内涵的词眼,“一切美的、非现实的、对现实秩序怀疑和否定的文字都是童话。 ”

  评价 郑渊洁的作品缺少温暖

  林一苇的成人童话大多充满诗意和忧伤,语言清澈而耐人寻味,而他自己却始终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害羞。“一百年后,我也许会像许许多多所谓的文人一样,片影不留。想到这里,我就很痛苦。 ”

  谈到“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童话作品,林一苇表示,郑渊洁是一个很勤奋、很有想法的作家。“我很佩服他能靠他的童话生存,而不是靠体系和体制存活。但传奇不代表作品,也许郑老师太反叛,太与世界对立,反而失去了雅致和大气,以及童话需要的天真和会心一笑的美丽。优秀的童话作品和任何作品一样,有化不开的忧伤、温暖,就像安徒生的部分童话,但我在郑老师的作品中读不到这些。 ”

  看法 中国的童话一直是陪衬

  林一苇坦言,中国曾有过伟大的童话时代,那是人类的童年时代,在他看来,《山海经》就是一部绝美的童话,里面的文字充满张力和梦幻。此外,《吕氏春秋》、《庄子》、《逍遥游》里的很多篇幅也是童话。“遗憾的是,《庄子》以后,就很少有伟大的童话了。魏晋文学有童话成分,但因为过分强调‘玄机’而失去了纯真和直达童心的美丽。《聊斋》也有些童话的韵致,但过分强调讽喻的功用破坏了童话的单纯之美。 ”

  林一苇认为,评价一位童话作家是否优秀要从两方面着眼,第一要看他都写过什么样的作品;第二要看他在语言上有哪些贡献。“中国的童话这两点都不具备,在丹麦,没有人小看安徒生,在德国,没有人小看于尔克·舒比格,但在中国,谁看重童话作家呢?他们写的作品尽是小儿科。小说代代有旗帜,诗歌代代有旗帜,童话却一直在作陪衬。把童话的旗帜往诗歌小说面前一放,立刻矮到尘土里去了。 ”记者齐书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