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总编导谈《旗帜》编创:140天积累3200分钟素材

2011年06月24日 16:1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旗帜》剧组在人民大会堂拍摄。

《旗帜》片头拍摄现场。

  实习记者 陈涛

  一段伟大的历程,一场视觉的盛宴。昨晚,由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旗帜》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过半。这部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光辉历程的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但是,作为《旗帜》总编导的闫东却丝毫没有放松:“片子没送上播出线前,都会有改动的可能,再微小的变动也说明前期工作还不到位。”自从198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工作,闫东一直从事纪录片和重大题材特别节目的创作。谈到《旗帜》,这位曾制作过《百年小平》、《杨尚昆》、《伟大的历程》等知名文献纪录片的电视人说:“我要感谢《旗帜》给予我重新发现与认识这段革命史的机会,我和我的同事们要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再现历史真实的过程,于我就是一种震撼。”

  140天赶制辉煌“旗帜”

  在位于西四环影视之家的《旗帜》摄制组,闫东房间的墙面被一张彩色的硕大工作计划表占据着。分集导演、航拍组、采访组……每个部门的具体分工和工作进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旗帜》总时长约为500分钟,搁在以前,要完成如此体量的“大片”,耗时长则三年,短则一年;但闫东和他的团队从去年11月下旬接到任务,到今年4月23日送初审,却只用了140天。

  经验丰富的闫东早已习惯了“急行军”似的工作方式: “一些题材是突发的,根本来不及准备,这时候深厚的积累就至关重要。”把自己锁在房间熟悉材料的最初几天里,团队成员的任务分工便已在闫东脑海中初步成型:“我称它为‘立体式工作模式’,各分队几乎同期撒向不同‘战场’,后方资料组、采访组也同步工作。”按照这个模式,闫东指挥着他的团队分赴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等11个省市采访拍摄,140天里竟然积累下3200分钟的各类素材。

  尽管时间紧迫,但闫东对画面的要求却是精益求精的。《旗帜》拍摄初期正值隆冬时节,但闫东却将该片定位为“一个让人感觉温暖的作品”,于是他便向台里提出要求,将航拍的任务往后推延,只为了能够采集到春天的画面。就在6月1日,距离开播只剩下18天,工作人员在航拍世纪坛时,恰好遇到少先队员在举行活动,现场那个写有“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巨大条幅让闫东激动不已,他便把这个画面也插入了节目中,“无心插柳之作,可谓天意。”

  在外人看来,闫东的要求有时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比如在展示珍贵文献的画面时,衬在文献下面的是一面红旗,但这面红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节目中提及的不同历史时期,分为麻布、绒布和丝绸三种材质,以此来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闫东承认,“观众有时候未必会注意到这些小物件的变化。”但作为创作者,他又强调,“我是在用心寻找时代的烙印,并希望将这些细节融入创作中。”

  珍贵影像还原历史真实

  在拍摄《旗帜》的过程中,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曾调动20余人组成了一支资料编辑组,从庞大的资料库中筛选出长达11163分钟的珍贵影像资料。非常幸运的是,早在2006年,资料馆就开始推行一项珍贵资料抢救修复工程,闫东和他的创作团队所获得的影像资料中,有近百条的资料是经过修复并首次公开的。

  如何对这些庞大的影像资料进行精选?闫东的回答是:“我们尽可能从我们熟悉的历史当中去找更多鲜活的素材,特别是我们普通观众很难了解到的素材。”闫东举例说,在讲述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这段历史时,《旗帜》使用了占领区民居悬挂外国国旗的画面,“很震撼,也很屈辱。”

  “我们使用资料的原则是选择用得次数少的、质量好的。”在反映抗战历史的纪录片中,经常使用密苏里号战舰上投降仪式的历史镜头,但是编导徐洁在一部内参片中偶然看到一个镜头,是日本军队在故宫广场上投降的画面。闫东认为,“这个镜头所释放出的感染力,比在密苏里号甲板上更大”,于是最终放在了片中。

  “任何文献纪录片中,哪怕有一点儿失实,都会使观众对整部作品产生怀疑,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就变成了虚构的故事。”闫东明白,虽然编导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中有新的东西出现,但所有创作的前提一定是真实和准确。在编辑反映“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的内容时,有编导曾看到其他纪录片中使用过一组罕见镜头,但在推敲后发现,画面中人物的着装与事件发生时的季节并不相符,于是便弃用了。

  九旬老人“最后一件大事”

  今年1月初的一天,江西南昌下起了一场暴雪。已经封闭的井冈山上,只有一辆载着六个人,挂有防滑铁链的汽车在布满积雪的山路上艰难爬行。他们是《旗帜》编导徐洁带队的一支摄制组。为了拍摄山上的画面,这支队伍从当天凌晨四点便开始上山了。清晨时分,他们赶到了山上的黄洋界,徐洁在这里看到了朱德当年留下的题词,遒劲的大字让她顿时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豪迈气概。在后来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情绪一直在她脑海中萦绕。

  “通过镜头的语言,我希望观众能体会到我们对这段历史理解后的感受。”闫东要求同事们,拍摄每一个镜头时都要带有情感。对于这一要求,徐洁有着很深的体会。她说自己在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时,头脑中的影像全部是虚构的;但是到了瑞金当地,看到并不太起眼儿的云石山,看到出发时人们曾停留过的小庙,她忽然体会到,“现实和想像中的落差让人的内心有一种震动。”

  《旗帜》集中了60多位人物的高端采访,他们要么是时代的亲历者,要么是历史的见证者。闫东将他们称作《旗帜》的“第二支主创团队”。要想在短时间内采访到这么多人,显然并非易事,但是《旗帜》的创作团队却得到了这些被采访者们的大力支持。比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为了配合采访计划,特地从美国赶回国内;而当时正在南方疗养的原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也是专程回京一天接受采访。

  最让闫东感动的是江苏吴江的一位名叫奚天然的老人。这位今年已是93岁高龄的老人,曾是上海松江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那次会议是新中国第一个县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老人刚做完手术,听闻剧组要来,兴奋得几天都没睡好。”闫东说,提及当年情景时,老人总会很激动,在向剧组讲述往事时,手臂会很有力地挥舞。闫东对此很是感慨:“他是把这次拍摄当作人生最后的一件大事了。”

  经典记忆

  45秒片头是怎样炼成的?

  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以寓意千锤百炼的党徽浇铸开篇,那奔涌而出的钢水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炼成钢的历史。这令人震撼的45秒片头,其实是在鞍山钢铁集团拍摄完成的。《旗帜》视觉包装导演周珏这样说:“新中国的第一炉钢就出自鞍钢,在这里完成我们的拍摄,其寓意最好不过。”

  不过,拍摄这个片头画面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为了确保拍摄效果,剧组希望浇铸的过程越慢越好;可到了实战的时候才发现,由于温差等问题,使得钢水较早凝固,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第二次拍摄时,工人们将钢水加热到了1800摄氏度。当滚烫的钢水流淌在党徽模具中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不过,对于近距离拍摄这一画面的摄影师来说,绝对是经历了一场“火热”的激情。《旗帜》视觉设计师刘新透露说,因为距离钢水太近,摄影师身上穿着的冲锋衣都被烤糊了;这样的温度甚至远远超出了机器所能承受的范围,以至于拍摄使用的两台高清摄影机都冒起了烟。不过幸运的是,拍摄完成的影像全部完好无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