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珍贵文献亮相“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专题展

2011年06月26日 21: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6月26日电 题:上海: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的沃土

  中新社记者 邹瑞玥

  自十九世纪下半叶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出版重镇,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沪上出版社数目之多,出版图书品种之多,占了全国出版业大半壁江山。而“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当时也正是借着沪上出版业的繁荣,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成果,作为近代出版重镇的上海正是最重要的阵地。”

  26日于上海开幕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专题展上,此间专家如是评说。

  此次专题展堪称近年来规模最大、文献最集中的一次关于马克思主义早期出版物的展览,涵盖60余种、70多件实物文献,系统地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脉络。上海,拥有马列主义传播的众多“第一”:

  1898年,上海广学会创办的《万国公报》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上海广智书局1903年出版的《近世社会主义》,是第一本系统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译著,书中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活动及其学说,称其为“一代之伟人”,其学说为“社会主义定立确固不拔之学说”。1907年,世界社《近世界六十名人》第一次刊登马克思肖像,后来被第一部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用作封面。《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问世后不到一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据介绍,此次专题展览中的许多珍贵文献,都是首度亮相于公众。作为此次展览筹办方之一的出版博物馆(筹)负责人林丽成称,在本次展览中,通过马列主义的早期传播,可以直接梳理出一条中共建党史的清晰脉络。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杨明斋住所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出版;11月,《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发表,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在上海,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留下了一条耀眼而清晰的“红色轨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