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西湖入世遗 “六个不”掷地有声

2011年06月29日 17:2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入世遗,西湖掷地有声的“六个不”

  6月24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独一无二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作为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西湖本次申遗成功为世界遗产宝库又增添了一颗亮丽的明珠,值得国人欣喜。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市有关方面在西湖申遗成功后表示,西湖将坚持“六个不”,核心点如下:一是“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二是周边景点门票不涨价;三是博物馆不收费;四是土地不出让;五是文物不破坏;六是公共资源不侵占。纵观这六大点,其着眼点主要在于:在保护好世界遗产的基础上,坚持以服务最广大群众作为旨归,不破坏世界遗产的公共属性,不以牟利为主要目的。实际上,杭州方面该声明既是在申遗成功后表明在世界遗产保护上的发展方向和态度,也是对当前我国申遗方面所存在问题的重要回应。此论调可谓掷地有声、鞭辟入里。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众多景区加入到申遗大军中来,熙熙攘攘,好一派热闹景象。然而,在沉淀之后,众多问题也随之浮出了水面。特别是其中不乏想借申遗提高自己的“名号”,进而谋取实际利益者。一些地方申遗希冀搞政绩工程、妄图谋求巨大经济效益,不惜斥巨资、大量借贷也要申遗成功。究其实质,就是想通过申遗成功“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旦申遗成功后,景区门票涨价、大搞商业开发之“钱”程看好。然而在此种情况下商业运作必然会伤害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侵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回过头来再看西湖,一直秉承开放的文化思路,从2002年起就采取不收门票的运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旅游收入逐年提高的基点上,日常维护、景区管理都有了进一步提高,锻造了西湖文化品牌,这也是其此次赢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意义上,此次“六个不”的提出,可以说也是拓展原先的保护与开发思路,从新的路径上进一步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群众共享保护成果的双赢,其做法值得喝彩和借鉴。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湖申遗成功后保护之路依然漫长。一方面,如何维持西湖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西湖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有关数据显示,西湖景区的年客流量已直逼每年3000万人次左右的最高客流容纳量,最高曾创下一天游客量200万人次的纪录。在西湖成为世界遗产后,其影响力持续增大,游客必然越来越多。解决游客观赏和景区维护之间的两难问题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西湖景区的“六个不”如何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并形成长效机制,成为西湖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群众受益的重要平台,还有艰难的路要走。在此,“听其言”只是一部分,“观其行”是我们更加关注的。所以,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我国第41个世界遗产真正不负重望,不辱使命,大放光彩。

  作者:樊晓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