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闻天三次主动“让贤” 反对毛泽东同江青结婚

2011年07月01日 17:4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张闻天 李嘉 插图

  论起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张闻天是不能被遗漏的。他在遵义会议后三年间曾当过党的总负责(亦称总书记),存在着“洛(甫)毛合作”领导体制。不过这位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者型人物,一向愿意钻研理论而不长于具体事务,曾三次主动“让贤”而被传为佳话。后来他长期受到错误批判,却坚持真理努力探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又受到全党的追思和深切怀念。

  留日留美又留苏

  党内人称“老教授”

  张闻天,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的殷实农户家庭,原名“应皋”(也作“荫皋”),字“闻天”。他的字,取《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意。张闻天17岁时到南京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随后在报刊上公开介绍《共产党宣言》中的“十条纲领”,可以说是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列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1919年,张闻天在上海加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1920年7月去日本东京学习。1922年夏,他又自费留美勤工俭学,一年多后回国。1925年6月,张闻天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间即被组织上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举止完全是学者风范的张闻天,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南地区,又留学日、美、苏三国。他懂日语,能用英语讲演,俄语水平也很高,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众多中国革命学生中确实是凤毛麟角。他在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又同王稼祥等人被推选进入苏联最高理论学府——红色教授学院深造,因他沉着、风雅、干练而被党内很多人称为“老教授”。当时张闻天取了个俄文名字为“伊思美洛夫”,从此即用译音“洛夫”、“洛甫”为笔名,党内也长期称他为洛甫。

  中共建党初期,因主要精力投入实际斗争,加之文字翻译之难,在掌握马列主义理论方面确是一个弱项。张闻天是党内为数极少的造诣很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王明等教条主义者也大力拉他。张闻天因缺乏国内实际工作经验,一时也对他们的主张表示赞同,曾被列名于王明标榜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中。

  深感许多留苏人员缺乏经验

  感叹中国革命离不开毛泽东

  1931年初,张闻天从苏联回到上海,被共产国际推上领导岗位,担任了中央宣传部长,同年9月又担任了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刚回国的张闻天对中国的实际不甚了解,同时过于推崇苏俄的革命模式,曾在1932年4月发表题为《在争取中国革命在一省与数省的首先胜利中中国党内机会主义的动摇》的长文,宣传了“左”的思想。不久,张闻天化装后秘密进入江西瑞金,担任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相当于总理)等职,有人认为这一安排是想把政府主席毛泽东架空。因张闻天与博古、王明等人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都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工作,在博古负总责的临时中央内成为三大常委之一。

  张闻天刚到中央苏区时,李德曾拉拢他说,这里的事情还要靠莫斯科回来的同志办。张闻天通过工作实践,同照搬苏联教条的领导者的分歧却日益加深。在“红都”瑞金,毛泽东与张闻天这一对“政府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相邻而居。毛泽东当时曾被莫斯科回来的某些人讥讽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张闻天却同他经常聊聊天,还关照政府工作人员要尊重毛泽东。1934年春,二人合著了《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一书。张闻天深感留苏归国的许多人缺乏实际经验,而佩服毛泽东开创根据地的功绩,曾感慨地说:“中国革命确实离不开毛泽东啊!”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张闻天看到“左”的错误指导使革命陷入危境,行军途中向毛泽东倾诉了内心的苦闷和忧虑。两人经过长谈,并得到王稼祥支持,一致认为应清算李德、博古的错误,这就为开好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几次开玩笑说:“洛甫,你是开明之君”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在博古作了推卸错误责任的报告后,张闻天马上作了批判“左”倾军事错误的“反报告”,并带头拥护毛泽东领导党和红军。随后,张闻天负责起草了遵义会议决议,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起到重大作用。

  对张闻天的这一贡献,毛泽东后来在延安整风中给予了肯定。在中共七大的一个讲话中,毛泽东强调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

  1935年2月上旬,红军长征到达云南扎西,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即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小村子里,中央常委重新分工,由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总负责(当时有人也称总书记)。这一交权形式很简单,就是把几担装有中央文件、记录和印章的挑子交由张闻天保管。

  作为一个学者型的人物,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后被历史大潮推到党的总负责职位上,而他在大政方针上基本都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办理。这位党的“总书记”同红军最高统帅互相尊重,配合默契,高度一致,保证了毛泽东的方针、谋略能够畅通无阻地贯彻执行,是当时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关键。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三年中,党中央的指示多以毛泽东、张闻天二人并列署名。从历史档案馆里可以看到,从1935年10月初到陕北直至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有洛甫(或张闻天)署名的中央下发电报为451件,其中“洛、毛”或“毛、洛”联名者达286件之多,占了将近三分之二。

  张闻天一度被视为党的领袖,却一直坚持集体领导,遇事总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就此毛泽东几次开玩笑说:“洛甫,你是‘明君’,开明之君”,同时还称他的妻子刘英为“娘娘”。

  补白

  筹粮割麦以身示范

  张闻天喜好理论研究和宣传,不长于处理琐事,平时不苟言笑总在沉思问题。长征进入湖南后在山路行军,有一次他不留神连人带马跌进沟谷,幸而没有受伤。毛泽东就此做了一首打油诗,同张闻天逗趣,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多年后只记得“四脚朝天滚下山”一句。

  长征虽然很艰苦,领导人却充满了乐观精神。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张闻天同刘英结婚,毛泽东到洞房致贺,自称没钱没东西可送,只是写了一首诗相赠,内容是夸奖“明君”讲民主。

  作为党的总负责人,张闻天在长征途中不仅起草了大量文件和宣传材料,还以自己的带头作用鼓舞指战员。过草地前为了筹粮,他亲自拿着镰刀带领中央机关的同志去割青稞,收获后因缺乏工具用手搓麦子。无法加工的麦粒吃下去后很难消化,然而看到中央领导人与大家同甘共苦,广大指战员就毫无怨言地忍受艰辛,前仆后继地坚持了长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