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海外流失文物屡破天价 暗藏猫腻谨防爱国陷阱(图) (2)

2011年07月02日 10:0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海外流失文物屡破天价暗藏猫腻谨防爱国陷阱(图)(2)
    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被伦敦苏富比以人民币4000万元拍出,却被行家认为是赝品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为经济利益

也可能暗藏猫腻

  对于中国买家的疯狂表现,有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民族主义的狂热”。但一些人士认为并非如此。追索圆明园流失铜兽首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相较于大家强调的“爱国主义”,更多的买家到国外去买东西只不过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两者之间不能画等号”。

  刘洋说,这种大规模到海外去收购文物的情况,是依托于中国市场的变化的。鉴于目前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不明确,艺术品投资作为保值增值的手段,在过去十多年中可以取得每年约20%左右的不错回报。中国人口基数大,富裕人士数量就大,他们进入之后,就搅热了市场。

  同时,国内艺术品市场还在培育期,并不完善,赝品较多,部分专家的鉴赏能力也存在问题,因此很多买家到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到更加强调资质、看重信用的拍卖行中去收购文物,以求得相对较为安全的投资品。

  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海外回流”文物存在猫腻。比如对于一些价值并不高的文物,通过先让其流出,然后再高价竞买回来,人为拉升了其价格。还有一些近年经由非法途径流出的文物,经过境外“藏家”、拍卖行等几轮过手的“漂白”,就可以以“流传有序”的面目重新回到国内,堂而皇之地进入流通市场。这与人们理解中的“爱国主义”不啻天渊之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曦】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