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作家聚首纪念孙犁 铁凝:戴套袖是他的工作习惯

2011年07月13日 07:5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家聚首纪念“布衣”孙犁

  (记者路艳霞)9年前的7月11日,作家孙犁离开了他热爱的这片土地。昨天,为纪念孙犁逝世9周年,孙犁的女儿孙晓玲捧出一本不足200页的《布衣:我的父亲孙犁》,简单朴素的文字记录了她对父亲的深切情感。这本书的问世,更是引来了平日难得一见的作家的聚首,在昨天的座谈会上,人们甚至见到了从维熙、肖复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孙犁是最早的“文学的觉醒”者之一。他与那些将写出时代风云和生活历程作为创作最高目标的同时代作家相比,更专注于文学所揭示的人性和人情内涵,对文学的艺术性有更深的领悟。他不善交际,不喜攀附,从不靠文外功夫谋求更多认可,他凭借的是深厚的创作功力。这种独立的创作立场和品格,在风云变幻的现当代文坛上,尤为难得。

  无论作家还是文学评论家,都深深感动于孙犁的文学滋养和质朴情怀。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我是真正得到过恩泽的文学后辈。”铁凝总共见过孙犁4次,但印象不可磨灭。1979年一个秋天的下午,铁凝第一次见到了孙犁。铁凝还没进家,只见一个老人蹲在地里拣豆子,还戴着套袖。让铁凝意外的是,他正是大作家孙犁。第二次到孙犁家的时候,孙犁依然戴着套袖,正在和保姆一起糊窗户缝。几次与孙犁见面,无论是他在劳动还是写作,他的套袖总是在身。“我这才知道,戴套袖是他的工作习惯,而不是他的临时武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