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鲁迅第一个文学伯乐是谁? 恽铁樵独具慧眼

2011年07月14日 14:56 来源:法治周末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鲁迅的第一个文学伯乐是谁

  恽铁樵与鲁迅并无一面之缘,但以其独具的慧眼,看到了他的才华

  李子迟

  首先,鲁迅自己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伯乐,培养、发现、扶助、推举了许多文学俊杰,如左联五烈士(主要是柔石、殷夫即白莽、胡也频)、唐弢、巴人(王任叔)、萧军、萧红、叶紫、丁玲、白薇、姚克、周文、蒋光慈、郁达夫、胡雪峰、瞿秋白等。

  与此同时,鲁迅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也得到过很多人的教诲和帮助,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私塾老师寿镜吾、留学日本时的恩师章太炎、日本医学老师藤野严九郎、欣赏和推举他的蔡元培先生、好友许寿裳等;鲁迅在早期文学创作上也有很多伯乐,如鼓励他从事文学工作并写出《狂人日记》的钱玄同(金心异)、发表《阿Q正传》的《北京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也是鲁迅的学生)、《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等。

  但是,鲁迅的第一个文学伯乐并不是他们,而是一个并不十分著名的人———恽铁樵。恽是一个很稀少的姓氏,据我所知,另一个就是曾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杂志的恽代英。

  恽铁樵(1878年-1935年),名树钰,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生于浙江台州,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从医,从事内科、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创办铁樵中医函授学校,致力于理论、临床研究和人才培养。著有《群经见智录》等24部著作,有独特新见。竭力主张西为中用,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可鲜有人知,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还创作过几篇文言小说。早在1913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著名文学杂志《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上,发表过一篇署名“周逴”的文言小说《怀旧》,这就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就是恽铁樵。

  1911年,恽铁樵应商务印书馆老板张菊生的聘请,任该馆编译,以翻译西洋小说而著称于文坛。次年主编《小说月报》,风靡一时,当时在全国很有影响。他重视章法文风,曾谓“小说当使有永久之生存性”。录用文稿,不论地位高低、名声大小,唯优是取;尤重奖掖晚生、育携新秀。

  当时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作品《怀旧》,署名“周逴”,投到了《小说月报》。恽铁樵虽然与鲁迅并无一面之缘,但以其独具的慧眼,看到了这位并不知名的“周逴”先生的才华,对这篇小说和作者倍加赏识,就热情复信,并大胆把该作编排在杂志第四卷“卷首”的突出位置上,还对文中佳妙之处密加圈点,又特加按语,向读者极力推荐。他写道:“曾见青年才解握管,便讲词章,卒致满纸饾饤,无有是处,极宜以此等文字药之。”

  恽铁樵赞赏鲁迅的这篇小说,并不是偶然。因为《怀旧》符合了鲁迅爱好写实主义和“雅洁”的文学主张与标准。作者非凡的文学天赋,使恽铁樵看到这将是一颗文坛新星,于是就满腔热忱给予鼓励、培植和推举了。

  恽铁樵对文学新人充满热情的态度,给鲁迅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也化为一股强烈的诱导力。直到21年后(1934年5月6日),他在致文友杨霁云的信中还提及此事,传为千古佳话。鲁迅写道:“现在都说我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月报》上,内容讲的是富翁私塾里的事情,后有恽铁樵的批语。”

  大文豪在当初尚未成名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就投到了著名的文学刊物,并被其主编发现与欣赏,放在头条发表还给予高度评价与推荐。这件事还是有一定的戏剧性与传奇性的。除了是作者的杰出才华与编辑的英明眼光恰到好处的结合以外,还要让人感叹命运的因缘际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