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解玺璋:谁“绑架”了陈凯歌?

2011年07月15日 10:4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漫画/赵春青

  昨日读报,有新华社记者报道,耗资两亿多元的大型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将把陈凯歌再次推上风口浪尖,有人以巨大的舞台覆盖了大理北门水库220亩水面为由,指责其“破坏环境”。另有当地村民表示,周围几个村庄的700多亩庄稼地是靠北门水库灌溉的,剧场修成后,由于要首先保证演出,村民浇地就不能随便放水了。于是,记者提出了三点质疑:水库灌溉功能受影响是其一,声光电系统的影响是其二,花巨资打造所谓“名片”值不值是其三。总之,不希望看到大理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乃至文化生态因这种大型实景演出而受到人为的破坏。

  这种所谓大型实景演出的始作俑者,自然要算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而遭受环保质疑,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也从张艺谋开始。报道历数此前张艺谋受到的一系列批评和指责,除《印象·刘三姐》外,《印象·西湖》更因其工程违反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而招致严厉指责;《印象·丽江》彩排时也遭到当地文化名人的炮轰,认为声污染破坏环境,人为搭建的舞台也损害了丽江的自然景观。

  如果说此前公众舆论针对的主要是张艺谋,那么,这次就轮到陈凯歌了。我不认为张艺谋、陈凯歌在这件事上没有责任,但我总觉得,他们是当了别人的挡箭牌。这个别人是谁呢?就是当地政府以及那些假政府名义发“国难财”的开发商。他们“绑架”了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些名人,把他们的名气当作旗帜来挥舞,但在社会公众舆论的道德法庭上,他们基本上是缺席的,受到指责的永远是顶在前面的张艺谋或陈凯歌。

  这其实是极不公正的,也是批评和指责一直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因为很显然,张艺谋、陈凯歌辈,只是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的被雇佣者,是他们雇来干活的,或者顶雷的。对二人来说,这也仅仅是一单生意而已,干完就走人了。对他们的批评和指责,几乎都是马后炮,他们完全可以不听或不睬,对于改善这种状况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因为拍板决策者不是他们,而是地方政府官员。所以,常常有这种情况,你还在这里批张艺谋或陈凯歌呢,另一地方政府部门又请他们开发新的项目去了。

  因此,对于此类大型实景演出的关注,不能仅仅盯着前面干活的,更应该问责当地政府部门。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说得好:“大型实景演出正在成为地方政府‘文化浮躁症’的典型样本。”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亟须反思的就是,这些所谓文化产业,对于文化建设,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害?是利大还是弊大?大家都去追逐这种表面的热闹,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呢?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许会拉动当地的经济,或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断了子孙的活路啊!解玺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