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钱钟书手稿见证低调品格 吴承恩撰写墓碑拓片展

2011年07月20日 09:5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期一周的第22届香港书展于今天拉开帷幕,本报记者随同江苏参展团于昨日抵达香港,在位于维多利亚港湾的香港会展中心,记者提前观赏了作为主题省亮相香港书展的文艺廊“中华文学漫步——江苏行”展区,以及苏版图书展示销售区。此次江苏与香港的合作可谓是珠联璧合,香港人的认真赢得了江苏人的称赞,江苏出版的优质图书则博得港人的青睐。著名书法家孙晓云特地为香港书展书写了“书以载道”四个大字。

  钱钟书低调不愿受人抬举

  在“江苏行”布展现场,凤凰出版社倪陪翔副社长告诉记者,推广江苏名人是此次江苏作为主题省参展的一大亮点。在众多名人中,选定了3位名人:吴承恩、朱自清、钱钟书。这也是香港人非常熟悉的3位大家。

  为了钱钟书手稿,倪陪翔于6月初就赶赴无锡,“那天雨下得特别大,在钱钟书纪念馆里,我试图想多找些资料,但是很遗憾,有关钱钟书的手稿真迹非常少,最后只选到了4件。”馆里工作人员告诉他,资料少,源于钱钟书杨绛夫妇的低调。“从此次展出的一件手稿就可看出钱钟书的为人是何等谦虚,在写给家乡母校现无锡市第二中学的一封信中,钱钟书说,他收到贵校来函,请他为母校图书馆题写名称。钱钟书说他当时因拇指痉挛,不便写毛笔字,怕电话说不清楚,特地写封信说明,信写得很感人。”记者看到,这封手稿是用钢笔写成,钱钟书仔细读了母校的信函后说:“令我吓一大跳!一番好意,实际却使我成为欺世盗名之人!我尚有自知自明,万万不敢当,也不肯当此荣誉。”从信中文字分析,母校是想请钱钟书题写以他名字命名的图书馆,这让钱钟书感到恐慌,于是他婉言谢绝了,“好好一个图书馆,称作‘藏书楼’岂不现成、朴实、大方。‘唯名与器,不可假人’;贱名务请勿用来命名,这点主权我还是有的。”说完他用无锡一句家乡歇后语,感谢母校的过爱:“轿子里跌出牌位来——勿受人抬举了。”

  此外,还有一封钱钟书于上世纪80年代致好友宋淇先生的亲笔书信;《谈艺录》增订本手稿;1993年钱钟书题写的《老子帛书校注》书名,上面有钱钟书的印章。倪陪翔说,他在纪念馆里看到有几枚钱钟书的印章,“当时我很想把印章拓印下来,带给香港读者看看,可惜那个展柜怎么也打不开,只得放弃了。”

  朱自清猜测女友散步解寂寞

  相比钱钟书手稿的稀少,朱自清的手稿就显得丰富许多。负责朱自清手稿征集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永贞副社长,他告诉记者,一共从朱自清家乡扬州带来了11件有关朱自清的资料。其中图片6幅,故居照片3幅,老照片人像3幅。文字手稿有5件,共计10页。“那天,我发现了一张民国时期的‘示告’,是一份学生名录。很有意思,你们看,这封名录其实是当年朱自清考取北京大学的录取公告,在文科本科一栏。”记者看见,文科一共录取了20名,朱自清的名字排在了第一名。

  朱自清不愧为文科高材生,不仅文章写得令人叫绝,毛笔字也堪称一流。记者在展柜里看到,手稿中,有两篇杂文,一篇是用毛笔小楷写就的《论做作》,一篇则是用钢笔完成的《好与妙》。两封手稿中,都有涂改痕迹,字迹工整,十分认真。同样,朱自清的信函也是研究者追踪的重要内容,此次带来的信函有朱自清写给儿子润儿的一封信,信中他说自己被人偷了手表,正缺钱,收到儿子寄去的十万元,很感激。他认为润儿当上了编辑,跳得太快了,学识和经验都不够,因此,他让儿子多读书充实自己。朱永贞指着另一封信说,“这是朱自清写给陈竹隐的信。陈竹隐当时还不是他的夫人,所以信封上称陈竹隐为小姐。这封信写于民国二十年五月八日,信是从清华园寄到北京女子学院的。信中,他得知陈竹隐在海淀住了一宿,询问她是否感到寂寞,如何消遣,他猜想,如果是牌桌和散步,陈竹隐一定是靠散步来打发时间。随即他又和陈竹隐谈起《玉堂春》的戏来。从信中不难看出朱自清一生只爱陈竹隐。”

  朱永贞说,最值得称赞的是一页用练习薄纸写的日记手稿,由英文、中文、日文三种文字写成。除此以外,记者看到展柜中还有朱自清《楷书诗文》手稿和《国文教学》序手稿。“这些手稿,都十分珍贵,香港读者更是难得一见。”

  吴承恩撰写墓碑拓片来香港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香港市民十分熟悉。但是,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这一点,香港读者未必知道。为了能让香港市民亲眼看到吴承恩的手迹,倪陪翔专程赶赴淮阴楚州吴承恩故居寻找。“在故居,我发现了吴承恩题写的一块墓碑,工作人员说是吴承恩亲自撰写并书写的碑刻,于是我就带来了这件碑刻拓片。”记者看见拓片上写道:“彼我既羁,贯友通家。我亡子凤毛,祭酒又尝许昏以女。”倪陪翔解释说,“吴承恩年轻时与户部尚书叶淇的曾孙女叶氏成婚,生有一子叫凤毛,状元沈坤曾将爱女许嫁凤毛,后凤毛夭折了,而没有成婚,这是吴承恩为沈坤的父母撰写的墓志铭,书写得非常漂亮。”

  文艺廊同时还推出的“文化大师在香港的足迹——沙田篇”里,展示了钱穆先生的信札手稿,以及他书写的新亚校歌。还有余英时、余光中的珍贵手稿。 蔡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