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澳门籍画家认为《子明卷》出自黄公望之手引关注

2011年07月20日 14:3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子明卷》

  分割两岸的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近日记者获知,澳门籍画家陈逸峰专程去台北一睹《富春山居图》,并且抛出了观点:一直被推测为赝品的《子明卷》实出自黄公望之手,是他70岁时所画的山水长卷,赠予隐君子明。

  多年来,《子明卷》《无用师卷》一直处于“非真即假、非此即彼”的判断上。画家陈逸峰认为《子明卷》是真迹,这个判断引发广泛关注。

  应是黄公望七旬所作

  “《子明卷》是被后人加上伪造的董其昌和邹之麟的题识冒充极负盛名的《富春山居图》,只说明《子明卷》不是那张《富春山居图》,而不能断定不是黄公望所画。”这是到台北参观完《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之后,澳门籍画家陈逸峰得出的新观点。

  陈逸峰回忆说,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展厅灯光较暗,右面靠墙的展柜布展了《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左边布展《子明卷》,接着还有张宏的临摹本,中间展柜摆放了黄公望的另一真迹《溪山雨意》。

  陈逸峰早年曾收藏《无用师卷》的高仿本,经过多年的反复摩挲体味,他认为,两画所绘景物与布局很相似,洒脱飘逸和意象简远的风格一致“笔墨方面《子明卷》用墨较浓厚《无用师卷》较雅淡《子明卷》运笔利索,劲而带拙。而《无用师卷》则运笔轻松,拙中有秀。”

  据此陈逸峰提出《子明卷》应该创作于1338年左右,是黄公望约70岁的时候创作的,所以精力还较好。而《无用师卷》则作于1350年前后,黄公望已过80岁,炉火纯青,但精神体力难免不足。

  乾隆皇帝视之为珍品

  陈逸峰指出,从作画的技巧来说,越是工整的画越好仿制,但像黄公望那种写意山水,以书法入画,随意而出,充满笔墨趣味的文人画是最难仿冒的。从印章方面来分析,两卷的落款皆钤“黄氏子久”白文印,黄公望另一作品《溪山雨意》立轴也是盖了“黄氏子久”白文印,但3个印钤出自3枚不同的印章,难判真假。

  他说,明四大画家之首沈周曾保有《无用师卷》,后因把画送给朋友题跋,却被朋友之子夺去,沈周伤恼不已,凭记忆背临一幅,最后还题上“物远失真,临纸惘然”,陈逸峰认为,《子明卷》很难由别人仿作完成。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乾隆皇帝搜罗天下珍品,平生看过无数艺术瑰宝。但自得了《子明卷》后,他摩挲赏玩50年,如痴如醉,前后共题款50处,可见此卷的极大吸引力,必定是黄公望真迹。伪作不会有如此的艺术魅力。”陈逸峰说。

  两幅画作技法相差太大

  ○争鸣

  对于陈逸峰的观点,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专家金运昌有不同意见。“有人说,《子明卷》和《无用师卷》是黄公望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人认为这是两个人的作品,不可能都是黄公望的。我比较赞成后一种说法。”金运昌认为,这两幅作品在技法上相差太大,更像是两个人画的。

  “《无用师卷》是《富春山居图》的一部分,是黄公望在即将进入80高龄之际,穷尽毕生累积技艺,为师弟无用师和尚所绘制。《子明卷》在技法上就是不同的水平。至于说印章、署名等相同,我认为还需要再研究和斟酌。”金运昌认为,把《子明卷》说成黄公望的作品比较牵强。

  金运昌还提到,针对《子明卷》和《无用师卷》的真假,上世纪80年代台北有场论争。“但目前,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子明卷》是假的《无用师卷》才是真的。”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陈小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