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谈“馅饼节”蕴藏的民俗内涵

2011年07月21日 17: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曹保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身生成、传承过程中,记载和传承了诸多人类的精神和思想。但是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往往都有一个最初的内涵,只有挖掘和认识到这个最初的内涵,这项遗产才更加充实和生动。所以,在认定某一非遗项目的时候,应该重视寻找其原本内涵。

  不久前,我们在抢救挖掘科尔沁郭尔罗斯文化遗产时,发现当地一种馅饼的制作技艺。当时在申报文本中,对这项“馅饼制作技艺”是这样介绍的:这种馅饼面非常稀,不好包馅,这为每一个做这种馅饼的人带来难度。因此这里的每一个姑娘在出嫁前都要先学会这种馅饼技术,生怕到了夫家被笑话。而且这种馅饼做好后先不吃,而是“闻”,大家一齐喊“好”,然后供给祖先,之后一家人才可以吃。

  在分析这项遗产时,我们觉得,这种做馅饼的技艺背后,应该还有着更深的文化内涵。那么,这项遗产的原本内涵是什么呢?原来,这与当地的民俗有关。

  农历立秋之后,牧草籽粒成熟,很多蒙古族群众收割牧草时,注重收割、晾晒、留存一些柔软的红毛公、碱草,用作慢火烙制馅饼的烧柴。进入农历腊月后,半农半牧的郭尔罗斯地区的人们开始宰杀年猪、肥牛、壮羊,蒙古族妇女们精选、留存足够的上好肉品,备用于“祭火”“祈月节”“查干萨日”(正月)期间的日常食用和祭祀。

  到了正月初二,各家各户拉开了做馅饼的序幕。清晨,妇女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开始忙碌,其中厨艺最高的人亲自动手和面,其他人有的剁肉馅,有的熬制奶茶、分装各种奶食品,有的准备柴火和厨房配料;青年男子则抬肉担水、饲喂畜禽、清扫院落;父辈们看孩子、清理室内卫生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祖父母备碗筷,准备祭祖碟盘和果品,之后便依次坐在火炕上的饭桌前,饮奶茶、吃奶食和果品,等待着儿女们呈上诱人的蒙古族馅饼。

  做馅饼的过程也有讲究。妇女们先和面、剁馅、包馅,然后将馅饼半成品放入软柴烧热的铁锅内边拍边烙。为了省面,包肉面和得非常稀,烙制馅饼的关键技能是“和面”和“手拍”,所以馅饼也被称为“手拍馅饼”。手拍馅饼要分批烙熟、分批过油或水烹。在第一批馅饼出锅时,家族主事的老人率先选出一张又薄又圆、又白又亮、熟时凸起、香气袭人的馅饼,这张馅饼被称为“德吉”。老人要格外小心地用盘子装好“德吉”,亲自端到祭祖的供桌上摆好。在他端着“德吉”从厨房锅台到内室供桌前的过程中,孩子以及年轻人都围着这位老人随行。在给先祖供奉好“德吉”馅饼后,老人口中念念有词,祈祷家族团圆、家业兴盛。随后,全家还要依次向祖先行叩拜大礼。叩礼毕,方可上桌吃饼,但是妇女和孩子们不能上主桌品尝第一批烙饼。

  蒙古族馅饼的最佳吃法是边吃边烙。过去,团聚一起共同品尝热馅饼,是很多家庭一年中最祈盼、最幸福的时刻。郭尔罗斯地区至今还有许多故事描绘当时的热闹场面,人们将烙吃馅饼的这一天称为“馅饼节”。

  正月初二早品尝完香甜的馅饼后,人们还要赶往周边村屯去看望亲朋,祝福新年。这一天傍晚时分,全家人又一次团聚欢宴。太阳落山前,老人们还要催促着家人站在院落的高处,在新月初现的时刻,举家遥望,共同祈福新年。此时,虔诚的人们专注地望着天空,口念祈福词。草原上的喇嘛寺庙,也在这一天举行祭神大会。因而,人们又将正月初二称为“祈月节”,企盼风调雨顺、农牧丰收、人间吉安幸福。

  另外,馅饼节还有一些讲究。比如人们吃馅饼时忌讳将饼切割开,此意不仅是要保存馅饼的香气,也是忌讳切割后破坏家族团圆的象征。在接受别人送上的馅饼时,要品尝后才能放下。人们把第一张“德吉” 馅饼视为奉给祖先的圣品,十分珍惜,任何人不能手抓,更不能食用。

  所以,在确定这项技艺的类别时,我们决定把它放在民族节日类别中。因为它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艺,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民俗内涵。馅饼节这一民俗虽然产生在郭尔罗斯蒙古族的原始信仰中,蕴含着的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游牧民族接受农耕文化是这个民族向文明发展的靠近,馅饼节习俗恰恰记载和保留了游牧民族从原始的、单一的生活方式向丰富多样的农耕文化过渡和转化时的思想历程。捕捉这一历程,挖掘这种记忆,从中去发现人类生存过程中的珍贵认识和积累,才是对遗产的自觉保护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其实就是认识人类自己的生存历程。寻找人类生存历程中那些难忘的探索岁月,才能把文化的生动意味挖掘出来,我认为,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文化发现”。文化发现不是随意拔高遗产的思想性、类别性,而是不忽视遗产的本真性和思想性。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去认识遗产所传承的本真性,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意。如果缺乏对遗产认真调查、分析的认识过程和态度,就会对许多遗产“误判”,这是我们今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挖掘、申报、研究和保护工作中应该时刻要注意的问题。

  曹保明(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