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成都公交车上一则“堵嘴”广告搏眼球恶搞被撤

2011年08月02日 15:31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成都公交车上一则“堵嘴”广告搏眼球恶搞被撤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最近成都公交车上某“堵嘴食品”视频广告,因为过分恶搞,招致很多负面评论。 一对情侣依依惜别,女子唱起著名的《送别》为男友祝福,不料五音不全让人难以忍受。男友飞奔买来某“堵嘴食品”,成功地让女子不再唱歌……故事很有“创意”吧?但这则1分多钟的广告在播出短短半个月,就遭到市民的强烈反感,最终从公交车上全部下线。

  创意是广告的根本,但一味追求“雷人”,以“出位”搏眼球,这样的广告虽然被人“关注”了,但带给受众的不是兴趣、愉悦与享受,而是“无法摆脱的侵扰”。有专家指出,眼下很多广告陷入“有眼球就是成功”的误区,盲目追求雷点、笑点,而忽视了一则好广告必须要有灵魂,要有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要有感人的力量,而不是哗众取宠的轻薄而已。

  搏眼球恶搞,只有“雷”没有美

  在豆瓣网等各大视频网站,网友们专门开帖,讨论这则“引发成都市民公愤”的广告。

  “简直人神共愤啊,那女的一开口全车人都震惊了!好好一首歌能唱成那样也真是本事。”“每天坐公交车要听十几遍的人你伤不起啊!想砸显示器有木有啊!”“成功打败58同城,是2011年最恶俗广告的强有力竞争者。”从网友们的声讨中不难看出,该广告的最大“亮点”就是恶搞了经典歌曲《送别》,但这样的恶搞只有“雷”没有美,受众是关注了,却没有叫好声。

  放眼望去,如今以“雷”搏出位的现象,已经从电视剧蔓延到广告。作为强调创意的艺术形式,好的广告往往是让人感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可惜眼下很多广告过分追求“雷”,观众频频遭遇意料之外,却无情理之中。

  比如号称“拯救世界农业的先进技术”的化肥金坷垃广告。广告中,一个非洲人和日本人为了争抢金坷垃,接连喊出“肥料掺了金坷垃,一袋能顶两袋撒”“肥料掺了金坷垃,小麦亩产一千八”等雷语。不仅动作夸张,还严重夸大事实。

  曾经恒源祥的12生肖广告,从“鼠鼠鼠”一直叫到“猪猪猪”,开创了所谓“雷人创意”广告先河,让人忍无可忍。某服装品牌有一个广告,开头呈现了一个被队友、教练看不起的艺术体操运动员,似乎要在离队的那一刻证明自己的实力。然而就在高潮音乐响起之后,却让人大跌眼镜,她的所有动作既不标准又难看,最后还摆出极为自信的姿势表示“我体操很烂,但是我很好看”。如此创意真让人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相比之下,以恶搞陈凯歌电影《无极》名噪一时的胡戈,如今已是网络上备受欢迎的广告导演。由他制作的七喜广告,有着《蝴蝶效应》的结构,加入时下流行的穿越元素,让网友眼前一亮。随后他又推出了“咆哮私奔谍战剧”,在对植入性广告反讽的同时,又宣传了产品。但类似胡戈这样“雷”得有创意的广告还是少数,更多的是像“堵嘴食品”那样“跑偏”的广告,把恶搞当做创意的全部。

  狂轰滥炸,让人“避之惟恐不及”

  成都“堵嘴食品”广告让人烦恼,不仅仅是因为恶搞,还因为过分密集的播放。“原本就是走调的歌曲,第一遍听着觉得好玩,听多了就很恐怖了。就连那些原本不那么讨厌的广告,经过狂轰滥炸,也让人怨声载道。”一位乘客这样抱怨。

  网友“天堂孤星”总结出“南京公交地铁四大天王”广告:姚晨:赶集啦~赶集网,啥都有。更记得小毛驴的有木有!杨幂代言的某分类信息网站广告:一遍又一遍,喊啊喊,每次还连播两遍,抓狂。老太太的打折啦!美女喊喊就算了,大妈也喊,那尖锐的声音伤不起。乐嘉代言的婚恋网站广告:一本正经的专业红娘,掀桌!

  “你一说我耳边就能响起那些声音,这些广告真是深入人心也让人深恶痛绝啊。”在三山街附近上班的许琳,每天坐地铁都要遭受广告的轮番轰炸。“我上个班容易么,既要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又被这种一惊一乍的喊叫整得崩溃,身心遭受严重摧残!”

  在网上一搜,就发现这不仅仅是南京人民的困扰。“每天上班下班都非常痛苦,地铁电视广告,地铁玻璃门广告,地铁走道广告,所有的都是广告,我们是付费坐车,不是免费坐车,这样的广告真是太痛苦了。”网友anchor84很是头疼。而这样的宣传也和“堵嘴食品”一样遭受了消费者的抵制。“我发誓打死也不去那几个网站了,有本事一直在车上轰炸下去啊。”网友“洋洋”表示。

  其实不仅是在地铁,如今公交、电梯、商场,到处都有移动电视播放广告。走在路上,街边的墙面就是房地产或者演唱会的广告;去看电影,影院也会先放一段广告;打开网页,跳出来的都是弹窗广告;更别说看个电视剧,可能整部电视剧就是一广告片!

  荧屏上,时髦的老头老太每年换着不同的造型跳着脑白金的“雷人舞”,乖巧的小女孩一再大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让人们记住一件商品,要么是通过极佳的创意,要么就是这种填鸭式的灌输。作为受众,我们还是希望广告制作者多点创意,静下心来好好打造一个品牌,而不是这样叫着喊着嚷着让人掏口袋。当然,前提是你宣传的商品必须是个好东西。

  广告企业,赚钱时还要想想未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铁过道里一则公益广告,一只鸟从被石油污染的海面钻了出来,羽毛已被油污包裹住。”“90后”雪来说,新街口地铁站的这则公益环保广告,每次看到她内心都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它让我觉得我与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关系,也许,我少扔一次一次性筷子,少取一个塑料袋,这个地球就可能多一点绿色,动物和人类的未来就能多一点生存空间。”

  南航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杰表示,地铁作为连接从家到工作单位的过渡区,人们希望尽量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不被商品经济所打扰,但目前商业的力量过于强势,它无处不在地在侵扰你。所以多一些公益广告,会让人们获得一种尊严和尊重,触动他们去帮助别人,反馈社会。

  “看到网上有个美国肯德基的广告,用回放的镜头,讲述一对夫妻从老年到少年的每一个阶段,最后回到小时候他们一起吃肯德基的情景。为什么中国的肯德基广告只是在大声叫卖着商品,而没有一点点情感寄托和人生内涵呢?”东南大学研究生邵峰说出了很多人的疑惑。

  对此,张杰解释,好的广告是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来制作的,国外一些大企业,做广告是为了打造品牌,让你从品牌联想到一些美好的意义。而眼下很多中国企业只要让你记住它的产品,最终能卖掉商品就可以,它们想得更多的是今年广告投入多少,能赚多少钱,而不是一个品牌在未来几年内能达到怎样的品牌价值。

  国内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腾讯在春节期间就推出了《弹指间 心无间》的广告,讲述父母学习打字,为了与远在异国的儿子用QQ交流的故事。由于正值春节,这样一个应景的广告感动了不少人,也让腾讯这个品牌多了一点温情。

  广告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往往是与心灵相通的。少一点追名逐利的浮躁,多一分对人们内心的关照。当那些雷人和烦人的广告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真正体会到商品带给我们的愉悦。

  本报记者 徐宛芝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