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洪晃搬离外交部老宅 称"腾房是刨了我的根儿"(图)(2)

2011年08月04日 04:5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洪晃搬离外交部老宅称“腾房是刨了我的根儿”(图)(2)
 洪晃咬了口院子里的梨,说没有记忆中的那么甜了。
    搬家公司的人正在往外搬东西。今天,洪晃将彻底搬出她的出生地———史家胡同51号。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答应文革博物馆,赠一张乔冠华手稿

  8月2日,洪晃在微薄上说,“我在史家胡同搬家,这六十年的东西真多,我唯一想留下的是书、相片和三件我爷爷用过的旧家具。”

  在搬家过程中,洪晃说,她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很多章士钊、章含之、乔冠华留下来的物品和手稿,还有文革时候的揭发信等等,她一一向记者展示了这些珍贵的物件,有的已是泛黄、破损。字画中,有章士钊的真迹、最喜欢的诗句,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字,有人送给乔冠华的诗。

  “我退休了有事情做了,要把这些书画作品加框,老物件都整理一下。一定要爱惜这些物品。”洪晃说,怕这些东西丢失或被盗,存放时也特意考虑了下位置。

  昨天,全国首座文革博物馆相关人员得知她搬家的消息后,与她联系,并想要收藏相关物件。“我答应送一张乔冠华在文革时写的检查手稿,出生、家庭成员啊,交代的特别清楚。”洪晃说。

  整理旧物,抱出母亲喜欢的贝壳装饰

  8月3日,洪晃又在微博上感叹:“这几天搬家,发现喜欢拥有东西是消费社会的恶习,我们把那么多东西买回家,并不真的爱惜,最后就成了垃圾。”

  不过,搬家中,她整理出很多珍贵的东西。“这贝壳装饰是妈妈很喜欢的。”昨天,看到地面摆放的一件物品,洪晃赶快抱起放到显眼的位置。她说,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访问中国时,送给母亲章含之的物品。

  洪晃说,她喜欢简单的艺术品,并不认可母亲喜欢的这件贝壳粘合品,但其历史意义却是她忘不了的。

  她印象最深的是,母亲曾跟她说过,在国家级别的会面中,没有见过像菲律宾这样“耍赖皮”的总统夫人,撒着娇、哭着一定要见见毛泽东。

  马科斯的这位夫人,人称“铁蝴蝶”,她抹眼泪的手帕轻轻地抛到茶几的中方副总理一边,不再说话,也不告辞。最后,这位总统夫人见到了毛泽东,出尽了风头。

  在整理物品时,洪晃还看到了尼克松访华时送给章含之的瓷盘子;章含之当翻译时用的一些英文资料;毛泽东当年学习英文的作业;还有章士钊用过的旧皮箱子、拐杖……

  两棵带不走的果树,洪晃打赌会被砍掉

  在四合院里,有四棵树,夏天枝叶茂盛、果实累累,还给院子带来清凉。

  “这两棵树是有故事的,以后肯定是要砍掉了,我先打个赌。”昨天洪晃指了指院子里四棵树中的两棵树说。

  她解释,因为这两棵树有故事,谁也不想住进来的时候,看着心里不舒服。一棵是海棠树,高而粗,与洪晃同岁,有50年了。“是我出生前一周,外公亲手种的。”洪晃讲述说,每次母亲总是让人把海棠果摘下来,做果酱。

  “找人摘、洗、挑,工程很大,又酸又涩的,不够甜就买糖,有人还说红糖白糖都过百(元)了,能不甜吗。”说到母亲的举动,洪晃笑了。

  另一棵树是梨树,树上拳头大的鸭梨压枝。 母亲章含之曾著文写道,“尤其是那棵被冠华拯救下来的梨树,我对这两棵树倾注了许多深情!”

  “这是我妈妈老说的那棵梨树,和乔(冠华)一起种的,死了后又活了。”洪晃说着,摘下了一颗梨,洗后吃着,“没有我记忆中那么甜了。”

  史家胡同51号院

  史家胡同51号院,洪晃外祖父章士钊故居。

  1984年,该院被定为北京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章含之去世,拥有该院产权的外交部要求洪晃搬出,洪晃要求外交部支付30年的维修费,双方打起了官司。

  今年7月21日,经法院调解,洪晃将四合院还给外交部。 本报记者 仲玉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