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陕西作家教授现状调查:陈忠实偶尔上大课(图)

2011年08月04日 14:22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陈忠实

贾平凹

  虽然眼下正值暑假,不过不少作家正在备课,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准备。作家备课?这并不是呓语。因为在暑假放假前,一条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著名作家阿来接受了聘书,将在四川社科院当硕士生导师带研究生。事实上,不仅阿来,二月河、王安忆、马原、梁晓声等著名作家都先后进入高校,成为了作家教授。作家教授,原本并不稀奇,但近两年来,像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那样,一下子在全国范围火爆起来了。

  作为文学大省,陕西拥有许多在全国享有知名度的作家。同时,西安也可谓是高校云集。想来,两者结合起来应当顺理成章,陕西作家教授的数量不会在少数。然而,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陕西作家教授没有想象中的多。虽然,贾平凹曾在2001年在西北大学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但仅仅带了一届而已;而其他作家,更多的是“名誉”或者“客座”;在正儿八经的作家教授队伍中,红柯和朱鸿算是为数不多的代表。

  贾平凹进高校

  是作家还是教授,师生并不关注

  2001年,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中播出了一期节目——“大学里来了贾老师”,讲的是贾平凹应邀于西北大学招收研究生,担任硕士生导师之事。当时有专家表示宽容,但也有人表示了反对,认为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是两回事。然而此事只是喧嚣了一段时间,贾平凹的教学成果究竟怎样?他的讲课是不是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记者昨日采访了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炜评,他透露:“当时,贾老师在西北大学任教,学生反响相当不错。学校当时有自己的考虑,作家在高校任教也是希望把社会资源和学院的教学结合起来,加大学院的培养力度。经过多年的文学创作,贾平凹具备了深厚的理论素养、独到的个人思想,创作已进入了成熟期,与学院的其他的老师相比,他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实践性的指导和点拨。”刘炜评告诉记者,当年贾平凹在西北大学文学院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和西北大学文学院的其他老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分版块教授学生的当代文学知识。

  2003年,贾平凹又接受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聘书,担任该校人文学院的院长,因为当时该校人文学院正在组建,贾平凹与建大达成协议,负责人文学院的业务工作,领导该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并不再受聘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等担任实职。这些年,他领导和主导学院的学科建设,并带了一些研究生和博士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韩鲁华告诉记者:“贾平凹作为陕西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对文学的感悟和体会是非常独到的,与其他学院的一些教授相比,他带给学生更多文化精神上的感染,也给学院带来了更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我们文科发展树立标杆。至于他是作家身份还是教授身份,这不是我们关注的东西,我们更关注他给学生带来了些什么。”韩鲁华透露,当年贾平凹和建大签了4年的合约,4年后学校又跟他续约,这次续约并没有时间限制。

  兼职去当教授

  没有授课和研究任务,偶尔上大课

  虽然,陕西严格意义上的作家教授数量有限,但很多作家都在高校担任着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或挂着“名誉”的头衔。著名作家陈忠实就担任着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和西安石油大学文学院的名誉院长。他透露说,在学校没有授课任务也没有研究任务,但每学期的大课讲座还是有的,每学期至少讲一次大课,讲座内容一般和学校商量,当然还是以创作经验为主。而作家叶广芩担任了西安外事学院的特聘教授,作家高建群和吴克敬则受聘西安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等。

  作家肖云儒退休后接受了西安外事学院聘书,成为该校人文学院和文化产业学院院长。他不让记者用“作家教授”这样的字眼称呼他,因为他说自己算是“学者”,称作家有点勉强。不过谈及自己的教授经历,他颇感自豪,他说自他担任院长以来,这两个学院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不但从原来的两个系扩展了四五个系,学校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张,师资力量更加强大,学校的文化大讲堂在全省高校都颇有影响。尽管学校没有安排肖云儒讲课,但是每学期的四五次大课必不可少,而一旦有老师应聘试讲时,肖云儒还必须亲自试听。

  这些对一个已经73岁的老人来说的确很辛苦,但他却觉得很享受,他告诉记者:“担任教授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转折,是我生命的拐点。学校对我不错,我也非常喜欢在学校的生活。”他开玩笑说,自己可能都有些“得瑟”了,不过那是一种桃李满天下的自豪感。自从2008年完成了大部头的《雩山》书系后,肖云儒说自己几乎“搁笔”了,“我给自己的人生规划就是这样,之前认真地做学问,认真地创作。70岁后,就该歇歇了,现在高校当教授,忙碌的生活肯定不会再去写作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我就是这样打算的。”

  讲课写作不冲突

  讲课从经验出发,学生普遍喜欢

  虽然贾平凹曾在西北大学担任过硕士生导师,现在还是建大的文学院院长,但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他的《秦腔》《高兴》以及《古炉》都是在其担任教授期间创作的,这和作家的勤奋分不开。但作为院长,贾平凹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但每学期大课、讲座则是必不可少。

  而陕西另外两位作家——红柯和朱鸿,可以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家教授。因为,他们和陕师大的所有老师都一样,每学期都有一定量的教课任务,也有研究任务。讲课和写作会不会冲突?朱鸿表示:“有冲突,但冲突不大,因为学校对我们俩都比较照顾。”

  朱鸿告诉记者,之前他曾是出版社的编辑,之所以能成为高校的教授,和他的文学创作密不可分。“我主要写散文的,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因此有机会进入高校,成为中文系的一名教授。我也是进入高校的作家中,唯一一个以散文为主创的。”现在的朱鸿,每周都有讲课任务,但他说任务一点也不重,他完全应付得来。“给本科学生上两次大课,给研究生上两次大课,都在承受范围内。至于研究课题,学校认为我的作品就是课题。我是以作家身份进入高校的,如果不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我觉得也对不起学校当初抛出的橄榄枝。”

  与朱鸿的经历类似,红柯也是因为文学创作而成为大学教授。朱鸿告诉记者,学校对他和红柯的政策都是非常宽松。“我认为,有过创作经验的人再来当教授,会跟其他教授有所区别,他们将创作经验和感悟融入教学中,我讲课会从经验出发,讲述我的阅读之道,或者以我之前创作的经验,去分析解读一个小说文本,这个是我在行的。我觉得,学生们普遍都很喜欢我这种授课方式,课堂的效果也不错。”朱鸿分享了他的创作经验谈。

  作家进校任教

  可取长补短,学生挺买账

  和其他教授相比,作家教授的讲课是不是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他们又给学生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

  西北大学毕业生白蓓在校时曾听过贾平凹的讲座,她回忆道,这是一次很奇妙的听课经历:“贾老师和其他老师不一样,首先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这在高校中并不多见;其次他有种特有的幽默,他的幽默也许和他的创作经历有关,也许和他的人生阅历有关。他和我们分享了很多创作的经验,主要讲文学观,尤其强调目前中国文学应树立自己的文学观,突破旧思维树立新思维,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红柯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作家当教授也有区别,有的作家可以把自己所感知、所体会到的东西非常生动地表达出来,有的作家则不行,红柯老师就是前者,我想这也就是他作为作家而独具的语言表现力。他的课上得特别好,非常生动,一口气听完觉得不过瘾的感觉,他讲的西部民族故事,对少数民族都有活灵活现非常生动的描述。”

  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的葛少欢,是肖云儒的学生。她给予了肖老师很高的评价,她说:“我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其他老师可能只是传授理论上的知识,但肖老师就不太一样了,他有二十几年新闻从业经验,所以他讲课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他还是位作家,在讲创作的时候,他会想起他创作时遇到的瓶颈,通过分析他自己解决创作瓶颈的过程,还给我们以启迪,避免类似的错误。”

  文/记者张静 实习生郑萍 张茜 图/记者 尚洪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