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特色戏还有“戏”吗?专家称需创新

2011年08月25日 13:43 来源:广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通讯员 郑彬昌 本报记者 张天韵 文/图

  我区不仅是民歌的海洋,还是戏剧的大舞台。各类特色戏剧,是各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们有的在历史长河里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迷人魅力;有的却渐走渐远,淡出人们的记忆。人们不禁发问——

  1

  诱人的木偶

  夜幕刚降临,夏日的酷热尚未散尽,藤县天平镇罗盖村的晒坪已经热闹起来。孩童们活蹦乱跳着早早搬来凳子,占据最佳位置,等待好戏开场。晒坪角上,一群人已经在忙着搭戏棚,拉帐幕,架设背景画了……

  “咚咚锵,咚咚锵……”开戏锣鼓声响起,戏棚前围坐着200多位村民。其中,有不少是听到消息赶来的外村村民。大家都在等着看精彩的木偶戏。又一轮锣鼓声响起,“得得得,得得得……”马蹄声从戏棚里发出。一个个身披铠甲的木头军人从布幔围成的戏棚上方走马灯似地不断飞快掠过——木偶戏《楚汉之争》开场了。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源于汉,兴于唐,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木偶戏传入藤县大约在清初,由广东人士李仁初、李十三传入,师出水宗梅六派系,属于杖头木偶类。

  木偶用香樟木根据生、旦、净、丑等角色定位雕刻成各种人物,大如手臂,小似脚拇指,身着各类戏服。手脚关节、嘴唇、眼睛、耳朵等可活动的部位做工十分精细、巧妙,通过牵引线操纵就可以让它活动起来,做出各种表情、动作,再配以服饰、鼓乐、说唱等,使表演惟妙惟肖。

  2

  艰难的坚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藤县天平、金鸡等地有木偶戏演出队8个,每队一年演出400多场次,属于兴盛时期。到了九十年代,由于影视、网络等现代文化的冲击,木偶戏逐渐萎缩,只剩下天平镇罗盖村一队了。这仅有的木偶戏队,演出也时断时续。

  罗盖村木偶戏队队长黄世宁感叹道:“如果靠戏金收入根本无法维持下去,全凭大家有着一股保护这一戏种的信念坚持。”木偶戏队演出不收门票,通常是在有村民结婚、进新居等喜庆活动时,由主家出资请木偶戏队来表演助兴,每次也只是象征性地收200元左右戏金,几乎属于义务性质。木偶戏队使用的道具,大部分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县文化馆购置下来的,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能修补的黄世宁尽量修补。他也想购买一些新木偶,但是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买到。

  最让人担忧的是木偶戏人才的缺乏。首先是制造木偶的人才。如今的木偶戏多为古装戏,想植入现代元素,却苦于没有木偶道具。要制作木偶,做工很讲究。经过多年研究,黄世宁虽然能够动手制作一些木偶,但限于工具等缺乏,很多工序都无法完成。其次是剧本很少。目前黄世宁采用的剧本多为上辈口口相传,有的由他根据小说改编创作。限于水平,多数剧本他无法写成文字传承下来。第三是表演人才奇缺。现在在农村,喜欢看木偶戏的人不少,但是想学表演的人基本没有。藤县罗盖村木偶戏表演队里,也就剩下黄世宁和搭档黄桂荣、周发昌3个人了。

  藤县另一个特色戏剧牛歌戏,命运比木偶戏略好些。牛歌戏起源于前秦,兴于明末清初。20世纪70年代中期,牛歌戏在藤县一带进入全盛时期,拥有牛歌戏剧队400多个,各队都有自编剧目上演,剧目达500多个。

  藤县牛歌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唱词大量采用形象的群众化语言,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双关等修辞手法,具有浓郁的地方口语色彩,深受群众喜爱。一遇婚庆、神诞、庙会和重要节庆日,牛歌戏是必不可少的演出项目。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打工潮的涌现,牛歌戏剧队出现了演员断层。观众的人数也逐年减少,趋向老龄化。到本世纪初,藤县牛歌戏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开始走向衰落。虽然热心人士和有实力的剧队通过出光碟、创新剧本等方式对牛歌戏进行保护、拯救,使情况有所好转,但当年的盛况已成记忆。

  藤县采茶剧的命运更令人叹息——没有经费维持,队员老的老、嫁的嫁。如今,全县已经看不到采茶剧演出。可以说,采茶剧已经走下了戏剧历史舞台。

  3

  专家的见解

  木偶戏不仅需要说唱,还要木偶动作、表情和锣鼓钹打击乐的配合,人、木偶、鼓乐三者配合好了才能传神。而且,这种配合常常只可意会,完全靠表演者的悟性。因此,要找到既想学演木偶戏而且还有一定悟性的人非常难。

  相对于木偶戏,牛歌戏的表演难度和学习难度没有那么大,但目前牛歌戏对年轻观众缺乏吸引力,出现了观众断层。近年来,牛歌戏为走出困境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一是将牛歌戏拍摄制作成光碟出版,巩固观众,维持剧队运行;二是在戏里添加现代生活成分,古代与现代糅合,吸引年轻一代观众。

  在广西,即便是桂剧、壮剧、彩调剧等专业艺术团体,也普遍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经费紧缺、观众流失等类似问题。特色戏、地方戏的前途究竟在哪里?

  藤县文化馆馆长李前认为,木偶戏要生存、发展,就一定要创新。一是发展小观众,让木偶戏走进童年,走进学校;二是结合课本的课文制作木偶剧,寓学于戏;三是与卡通、动漫结合,传统与时尚联姻。这样,木偶戏的生命力才长久。

  对于牛歌戏的生存发展,李前认为,目前牛歌戏制作出版光碟、添加现代生活成分、增强故事性等尝试是有效的。此外,还要加强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可以尝试让牛歌戏从舞台演出到实景表演转型,增强其娱乐性和吸引力。

  民族学专家梁庭望的观点是:特色戏要生存,必须在立足点的基础上寻求变通,不能停滞不前。一味强调原汁原味的保护,会使特色戏艺术与社会现实产生差异,跟观众产生距离。要打造精品剧目,要特别注意挖掘民族题材,从相对稳定的传统题材中选择故事,精心塑造加工一批剧目,吸引青年人参与。这样,特色戏才会枝繁叶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