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闻要靠“干货”说话

2011年08月26日 16: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 昌

  《富源抗旱进行时》、《群众文化在这儿坚持了60年》、《金怀波和他的放映队》……近日,我陆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读到新闻界的同行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写出的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好文章,觉得眼前一亮。

  来自火热的生活第一线,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的真挚朴素的文字,就像带着泥土芳香的山花,清新而又美丽。可以想见,这些同行们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了功夫,也确实见了成效。

  有的记者说:“不到基层去,眼睛就看不清楚,思考就不够深入,表达就不够到位。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也有的记者说:“你靠近老百姓一步,他就贴近你一分。”这些话确实令人深思。只有真正感受基层群众的冷暖,真诚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的记者,群众才会真正把他“当回事儿”。

  遗憾的是,我们在媒体上确实看到过不少让群众不拿他们“当回事儿”的所谓记者,比如有人卖力吹捧包治百病的什么大师,有人拼命炒作什么“企业明星”和“房产大亨”,也有人在喋喋不休地报道谁谁谁的离婚内幕和绯闻消息……我注意到,连日来,改变新闻文风的议论在媒体上多了起来。所谓新闻文风,既指新闻作品的语言文字风格,也指新闻记者的道德风尚,同时更是记者个人的思想格调的侧面反映。那些爱说空话、套话、大话的所谓新闻记者令人厌烦,但编造虚假故事和催泪点的所谓新闻记者同样令人厌烦。

  新闻作品要达到“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的标准,恐怕还得靠文章中的“干货”来说话。这“干货”一要新,二要真,三要挤干水分。听群众的心里话,说群众的心里话。报道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文风来报道。归根结底,还是得真正走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企业去,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要对着群众聚焦,俯下身,接地气,真正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关键问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文风的改变是和作风的转变紧密相联的。作风的转变,又与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有着重要的关系。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快,记者的工作条件不断改善,采访设备日益先进,通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可是,坐在高高的写字楼里,守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互联网,盯着大大小小的名人微博,翻着手机查找通讯录,等着形形色色的新闻发布会的请柬,惦着一二百块钱的所谓“车马费”,就能找到好的新闻线索,就能写出好新闻吗?就能提高新闻记者的公众形象和公信力,增加新闻作品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