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布莱尔自称灵魂永远叛逆 表示理解中国不容易

2011年08月30日 10: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旅程:布莱尔回忆录》中文简体版———

  “我希望这本书与传统的政治传记有所不同,因为我发现此类传记大多容易被人遗忘。”这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旅程:布莱尔回忆录》英文版自序的开篇。布莱尔称,自己所写,不是一本流水账,而是记下身处一段历史核心的人究竟有何感受。今天,布莱尔将亲临北京,见证自己传记中文简体版的首发,并现场致辞。演员李冰冰获邀朗诵其传记章节。

  ■“我的灵魂永远是叛逆之魂”

  布莱尔1953年生于英国爱丁堡,毕业于牛津大学,1994年,布莱尔成为英国工党领袖,1997年以工党历史上最具优势的胜利当选首相,2007年卸任。《旅程》正是布莱尔对其任职期间及任职之外经历的第一手叙述。

  在书中,布莱尔谈到自己如何发挥作用,塑造了英国自戴安娜王妃去世到发起反恐战争这数年间的历史。布莱尔强调自己“其实并不是个喜爱追忆过往的人”。“我喜欢往前看。我的人生还有很多想做的事、很多目标。我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我依然在学习。”但他同时表示,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会十分保守,“尤其是在经济和安全方面;不过,我的心永远都敲打着改革的鼓点,我的灵魂现在是而且永远是叛逆之魂。”

  ■“中国不能仅仅通过经济进步来保证稳定未来”

  在中文版前言中,布莱尔称,1989年,他第一次到中国,而今重来,眼前的变化让人难以置信。“我所说的变化无关经济增长,也无关摩天大楼,而是指中国国民的面貌。遥想当年,中国单调沉闷又缺乏信心,而今,这个国家生气勃勃,充满自信。”

  现在,布莱尔会定期前往中国。“然而,每次重来,让我感触最深的并非对中国更加熟悉,而是仍然存在的广阔的未知领域。每一次探索都让我想要更加深入。我始终意识到,还有太多东西尚待了解。”

  布莱尔说,中国对自己的定位是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中国也的确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敞开国门以来,中国的进步极为显著,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堪称史无前例。”“作为一场壮观的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宣告的,正是有识之士早已洞见的: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的强国。”然而,“中国的力量本身很容易蒙蔽视野,让我们看不见中国人如何看待自身: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布莱尔的认知里,“贫困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消除,贫困人口仍然为数众多;知道北京和上海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正如纽约和华盛顿不能代表美国;知道与进步同样惊人的,是相伴而生的焦虑。”“没有经济发展,没有整个国家全面繁荣的前景,中国绝无可能发展和谐社会。但是,中国又不能仅仅通过经济进步来保证稳定的未来。”

  布莱尔称,作为政治人物,他在看待一个国家时,会看它的统计数据、增长纪录,看它在世界舞台上对地缘政治的贡献。“这不是一般人看待国家的方式,一般人看重的是这个国家的品格、国民的本质,这些是让国家鲜活起来的东西。他们在心中对自己的设想,不是坐在高级别的谈判桌边的模样,而是在街头或餐馆与人偶遇时给人的印象,是自己的举止仪态,以及自己的幽默感。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当成他人来看待。”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 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混乱”

  布莱尔称,“中国如何发展,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并且走向远大前程,这会深刻地影响我的孩子们,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塑造了我这一代人的憧憬与情感。对于我们的世界观来说,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维度。”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混乱。”“如果人们看到富有的精英志得意满,转回头却看不到改善自身状况的希望,问题就来了。换句话说,不平等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没有同等的机会去寻求成功。”

  布莱尔称,“我们的共同任务是稳步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要完成这些改革,我们的共同道路在于加深理解。”但是,布莱尔表示,“对我们来说,理解中国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有那么多有待了解之处,我们还有那么多经年的盲区需要清除。”在他看来,“理解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中国,同样存在着对西方人的诸多误解。”

  但布莱尔“怀着乐观的心态,展望着中国历史的下一篇章”。自四年前去职以来,布莱尔去过很多地方,得到的好消息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太大。“他们讲着不同的语言,长着相异的面孔,身处不同的文化,但都有一个首要的愿望:和平生活,自由劳作,在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繁荣社会中供养家庭,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都很清楚,最能让人获得成功的是美德与勤劳。”朱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