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九·一八”日军射杀平民 市民以为军事演习(图)(2)

2011年09月01日 15:37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九·一八”日军射杀平民市民以为军事演习(图)(2)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国际记者团赴沈调查真相

  为了调查日军侵略的真相,中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17人记者团在9月20日中午抵达沈阳,准备调查一番,无奈行动受到了日本人的监视,只好粗粗走过,当晚就折回天津去了。不过这次沈阳之行却也收获不少,他们调查了日军抢掠的暴行:

  沈阳各大银行都被抢掠,大帅府的古玩珠宝玉石等也被抢去,损失惨重。兵工厂、迫击炮厂、粮秣厂都被炸毁,光兵工厂的炮弹就价值千万元。

  沈阳由日本人创办的《盛京时报》则瞬间变身成为为日军洗白的报纸,他们竟然说日军进城时“纪律严肃,对于市民秋毫无犯,是以秩序井然。 ”是想用报纸的舆论导向误导中国人民。可他们的计划失败了,就是在沈阳,也有爱国人士悄悄地组织起了爱国团体。而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抗日活动的声势则越来越浩大。全国在9月23日统一下半旗哀悼东北的沦陷。相比于东北寒冰般的局面,全国其他地方可谓火一般地热烈。

  上海各界积极反日。《申报》一则新闻中,将上海人民的义愤表达得淋漓尽致:“昨日下午三时,各界代表闻讯而来者,达千余人。 ”上海的商会大礼堂被群情激奋的人塞满,大家在这里举行了谈话会,气氛非常热烈。而第二天,上海各团体都开了大会,准备一致对外,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东北的抗日提供微薄之力。

  上海反日会也发表了通电:“(日本)捏造中村事件,为出兵侵略东省之借口,似此倒行逆施,早已不复承认中国为独立自主之国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而可忍,亡国无日,凡属同胞,处此国难当头之日,应以同心戮力,共御外辱,毋分畛域,毋别界限……宁以白骨筑城,不为亡国之奴。 ”“生死关头,我国民众,当激发伟大民气,合群策群力,同御外辱,末日已临,其各奋起! ”

  上海市也表了发宣言:“各报馆转全国同胞均鉴,日本帝国主义抱其侵略野心,图我满蒙、窥我中原,……济南先烈之血迹犹殷,旧耻新仇,历历在目……而今中村事件,又复发生,查中村系一退伍兵士,漂泊东北,久为浪人,近以欠债累累,无法偿还,乃告失踪以作抵赖。而日本竟借此出兵,拆毁北宁铁路,炮击沈阳军民,形势险恶、用心叵测、蹂躏国土、目无公理,此种消息传来,心胆为之欲裂,念祖国危亡,伤河山沦没,嗟我同胞,何以忍此,危急存亡、千钧一发,其群起振奋,急谋抵抗,推倒强权、挽救祖国,谨此宣言。 ”

  汉口拒绝日本“嗟来之食”

  1931年入夏以来,南方的水灾非常严重,全国都在积极为其筹集赈灾物品,沈阳也有无数民间团体发出了赈灾的米粮,国际上很多人也伸出了援手。但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汉口的百姓自发地拒绝了日本的“嗟来之食”。

  来自于汉口的新闻《武汉灾民拒受日方赈米》中说:“日金城丸所运赈灾麦米,二十一(日)可运到,但武汉灾民,宁死不愿收受,以电拒该轮来汉。(二十日专电)”中国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宋子文也断然拒绝了日皇赠予的“十万圆”。

  德国一家中国菜馆贴了张布告,为着日军的暴行,因此规定日本人不许进入餐馆就餐。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也发起了“华北妇女救国团”,邀请各位要员的夫人们参加以救济伤病。“九·一八”事变后,学生们反应很强烈,他们主动承担起了国家兴亡的责任。《盛京时报》1931年12月22日的报道说《义勇团陆续东进中,关外大学亦加入》:“月来南方各学校之义勇团,咸先后北上,加入前方……闻关外三大学,如东北大学、冯庸大学、吉林大学三校亦推有代表,加入该团合作。”1931年11月,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誓师成立,此后这支队伍一直奋战在抗日的前线上。 记者 张珺

  沈阳市民围观日本侵略者的安民布告。

  《申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