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齐白石字画像微博 他爱钱爱得很干净(图)(2)

2011年09月17日 1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专家:齐白石字画像微博他爱钱爱得很干净(图)(2)
齐白石 香炉紫烟 纸本立轴 28.5×18cm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齐白石爱钱爱得很干净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齐白石写到。

  对于字画、印章,齐白石规定了明确的价格,也有自己的加价办法。他写到:“红色,重用十元,少用五元;刻印,朱文廿元,白文十五元;以上每元加一角,出门之画回头加印加字不答应。”

  吴洪亮对这段话解释到,“红色重用”是指一种齐白石最喜欢的洋红,由非洲的一种小虫提炼出来的颜料,这也是鉴别齐白石作品真伪的一个标准。所谓“每元加一角”,就好比现在的汽车燃油费,每尺不涨价,按金额加价。

  “这能体现齐白石的处事之真,”吴洪亮说:“他爱钱,但爱得很干净。”

  齐白石的字画像今天的微博

  在齐白石留下的作品里,有一部分是只有一只工笔昆虫,那些都是齐白石60多岁的时候所画,没有题跋。“他能用生宣阴出昆虫的质感来,这需要熟练掌握笔墨,”吴洪亮说。

  不过让大家不解的是,齐白石为什么要画这种看似未完成的作品,只有工笔昆虫。有人猜测,是齐白石精于算计,想趁眼睛还好的时候画好昆虫,以后再填上其他,好卖。

  吴洪亮为此求教过娄师白,娄师白说,或许是这些册页大小的工笔昆虫画不好卖,所以留下来,因为立轴更好卖,但齐白石到去世前都没有来得及补上其他内容。

  吴洪亮所展示的是两张正面透视的工笔昆虫图。他认为,齐白石曾经画过“擦笔画”,应该是接受过一定的透视学知识的,不然这种正面透视,昆虫的大小会很难把握。

  “草间偷活”在齐白石的题跋中出现过多次,他的很多作品都与“如何活下去”有关。一张被油污的纸被齐白石画上画儿,旁边题“劫余之纸”,好像是对自己境况的一种暗示。

  “齐白石的画像微博,是一种媒体状态,”吴洪亮说。齐白石作品数量之大,令人吃惊。画同样的事物会题写不一样的文字,表达不一样的心情,“而且他不在乎买画人的态度”。

  有外国艺术家认为,齐白石是商业的艺术家,但他的作品中呈现了个性。这就是他与众不同之处。

  画十只青蛙与鲤鱼何干?

  齐白石的作品多,可画画却不快,画虾的须很慢,“一挥都很慢”。吴洪亮说,李可染入门十年,说自己从齐白石那里学到了“慢”。“有的须都是抖的,好像虾在水下遇到了阻力。”吴洪亮说。

  在齐白石的一幅画作里,有十只青蛙,题跋写到“鲤鱼争变化”。十只青蛙和鲤鱼有什么关系呢?吴洪亮从齐白石的另外一幅画作中找到了可能的解释。那是齐白石应老舍的命题“蛙声十里出山泉”所画,在山泉里,出来一些蝌蚪。“齐白石可能是要表达,蝌蚪变成青蛙和鲤鱼跳龙门相比,哪个变化更大呢?”吴洪亮说。

  在吴洪亮看来,齐白石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似乎可以是齐白石一生的概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