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橡胶始祖——刀安仁的革命情怀

2011年10月03日 21: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昆明10月3日电 题:中国橡胶始祖——刀安仁的革命情怀

  作者:杨颖融

  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以东约30公里的新城乡,一座坐东朝西颇有气势的百年建筑正被修缮。再过几日,这座老宅将会重新开放。而房屋曾经的主人正是云南辛亥革命的先锋,著名傣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刀安仁先生。

  刀安仁,又名郗安仁,字沛生,傣语官名“帕荫法”,云南省盈江新城乡人,干崖(今盈江县)第21任宣抚使司。

  生于风云变幻时代的刀安仁,19岁便袭成宣抚使司,其一生虽短暂,但却充满传奇。生于领主家庭,但却是不折不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和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爱国进步土司。在担任土司期间,刀安仁组织领导了抗击英帝国主义的入侵斗争、开创了傣族火柴、印刷、丝绸纺织、养蚕、银庄借贷等实业、促成了纯正傣戏的形成。

  1904年,为寻找富国强兵良策,多次到缅甸、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游历考察的刀安仁,从新加坡购买了8000株橡胶树苗、部分桑树苗、少量银桦、皂果种子运回干崖种于凤凰山上,打破了北纬21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论断,成为中国橡胶事业的开拓者。

  相比实业,其革命贡献更让人为之赞叹。受革命人士丘仁恩等影响,早已萌发的爱国反帝反清的思想的刀安仁,于1905年率十余傣族青年远赴日本求学,接受先进的革命思想,并于同年加入同盟会,成为首位傣族会员。

  入会后的刀安仁甚为积极,曾先后三次变卖家产捐资革命。在同孙中山的交往中,相互结下深厚友谊,刀和家人曾尊称孙中山为“波哏”(傣语,意为家父、家长)。在孙中山的指导下,留学后的刀安仁回到家乡大兴实业,同时积极组织反清斗争,并建立同盟会滇西支部,开展革命活动。经努力,同盟会最终在云南形成了昆明和腾越(腾冲)为主的两个革命活动的中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震动。刀安仁与另一领袖张文光决定立刻举兵响应。27日,云南辛亥革命第一枪在腾越打响,起义宣告成功后,刀安仁被推举为“滇西国民军都督府”都督。

  闻讯云南起义成功,孙中山特向刀安仁、张文光致贺电以示鼓励。这次起义,吹响了云南辛亥革命的号角,为全省迅速实现光复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然而起义胜利不久,遭人陷害的刀安仁在上海被秘密拘禁,虽经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全力营救,然其已遭受严重摧残,不久即病逝北京,终年41岁。孙中山在追悼会上为其致挽:“边塞伟男,辛亥举义冠遇春;中华精英,癸丑同恸悲屈子。”

  百年后的今天,有关刀安仁的遗迹已寥寥无几,其最为熟悉的家乡居所也如他本人经历一般坎坷。1924年,其故居在干崖兵灾中受到损毁,文革期间又遭严重破坏,最为狼狈时仅剩两进两院。但尽管如此,这座陈年老宅还是走过了百年风雨,挺过了盈江“8·21”和“3·10”地震。

  从盈江县文物管理所记者了解到,经过三期修缮并投入千万元资金,刀安仁故居现已基本恢复原貌,正欲申报省级文物保护。伴随修缮工作接近尾声,10月10日辛亥百年之际,该故居将重现于世。(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