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民营剧团不甘补缺 欲进主流演出市场

2011年10月08日 16:0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王剑虹

  第11届都市森林狂欢节国庆节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开幕,民营上海樟树艺术剧团唱起了主角,不仅在面向小朋友的“梦想殿堂”儿童剧专场里上演该团创作的《三只小猪》,还有卡通剧《蔬菜总动员》。上海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一大成果,是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涌现,至去年年底,上海注册的民营表演团体已有76家,占全市表演团体的73%左右,涵盖了歌舞、交响乐、民乐、话剧、戏曲、杂技等众多艺术门类。从2006年起,上海民营剧团的年演出场次开始超过国有文艺院团,此后一直保持了这一优势。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身份,民营剧团在演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海派特色 品种多样化

  在这些民营剧团中,不乏由知名演员领衔创办的,比如金星舞蹈团、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也有挂靠某行政机构,接受资助但经济上独立运作的艺术团体,如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中心等;还有由企业家出资成立的,比如由企业家王慧莉创办的文慧沪剧团,由农民企业家创办的浦东秀珍沪剧团等。民营剧团演出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市场意识往往要超过国有院团。沪上资格最老的民营话剧团现代人剧社“掌门人”张余告诉记者:“比起国有院团,民营剧团因为没有政府拨款,要完全依靠市场,所以在导向健康的前提下,触角更灵敏也更个性化。”

  不甘补缺 欲进主流圈

  民营剧团为基层民众的文娱享受做出了贡献,上海民营剧团每年六七千场的演出,绝大多数都深入到国有文艺院团难以顾及的街道社区和乡镇,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既充实了普通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上海的演艺版图得以延伸和完整。也有一部分实力比较雄厚的民营剧团通过自己的努力,渐渐在演出市场上可以与国有院团“平起平坐”,有的不仅立足上海,还走出国门,成功进军国外演出市场。比如金星舞蹈团每年有相当多的演出在欧洲举行,星光杂技团曾以合约演出方式出访美国、印度、日本等十多个国家。此外,现代人剧社的话剧《家庭恩怨记》入选文化部百年话剧经典剧目展演,星宇艺术剧社与话剧艺术中心合作的话剧《兄弟》成为上海话剧百年庆典开幕大戏。周小燕歌剧中心排演了《弄臣》《茶花女》《原野》等多部经典歌剧,还进入上海大剧院公演。而张军昆曲艺术中心与旅美音乐家谭盾合作在朱家角古镇推出的园林实景昆剧《牡丹亭》给昆曲增添了一种演出形态。

  开拓演出 尚需扶一把

  不过,除了少数已进入良性循环或经济实力雄厚的民营剧团之外,大部分民营剧团尚需有关部门“扶一把”,特别是像戏曲等一些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艺术门类的民营剧团,更需要在开拓演出市场上助一臂之力。演出,是走市场化道路的民营剧团的生命线,走不进剧场、没有演出收入,就无法生存。近年来市、区对民营剧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文慧沪剧团副团长程建华告诉记者,市里的下乡演出补贴不仅国有院团有份,民营院团也有份;浦东的百场巡演、松江的百姓戏台等政府购买文艺演出项目也对民营院团敞开大门进行招标。东方文体资源配送中民营剧团更是“斩获”颇丰,民营勤苑沪剧团的团长王勤告诉记者,他们团曾一年就拿到一百多场基层普及演出。

  但是,在进入”主流”演出市场方面,民营剧团依然是困难重重,居高不下的场租费让原本经济实力就比较弱的民团难以承受。有市政协委员建议,各区能否挑选二三个社区文化中心,将其中的小剧场改建,从而在全市形成二三十个低场租剧场,供民营剧团演出。也有专家提议,将修缮一新的大世界游乐场恢复为民营剧团汇集的场所,让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表演质量优秀或富有特色的民营剧团优先入驻演出,从而成为本市扶助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社会文化的一大亮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