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学大师黄侃:不轻易出书的饱学之士

2011年10月19日 15:08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学大师黄侃

今天,我们只能从画中看到大师们的学术精神了

  □王吴军

  民国时期,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大多不轻易出书。

  那时,宗白华已经是著名文人了。1916年8月,宗白华出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编辑、主编,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理念注入《学灯》副刊,使之成为“五四”时期中国报刊界的著名四大副刊之一。期间,他还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1919年,他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0年,他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

  1925年,宗白华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作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他是中国美学史上泰山北斗式的人物,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他的《美学散步》一书,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美学文章的汇集,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

  然而,《美学散步》却是在1981年初版的,全书不到20万字,论述精当而富有见地,是字字珠玑的美学经典之作。《美学散步》后来又不断再版重印,是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

  1925年3月,陈寅恪归国,这位“既非博士,又无著作”的“哈佛三杰”之一的学者,在梁启超亲自推荐下,来到清华任教,并成为国学研究院导师。

  梁启超推荐陈寅恪时,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说:“既不是博士也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说自己著作等身还不如陈寅恪写的几百字有价值,自然是谦虚之辞。但是,那些真正做学问的满腹经纶的学问家,治学的态度非常严谨,总是惜墨如金,从不肯轻易动笔和出书。于他们而言,著书立说应该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陈寅恪就是这样的人。

  著名国学大师黄侃的学养深厚,一生不轻言著述。黄侃最经典的名言就是:五十之前不著书。这句话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他治学严谨的明证。

  黄侃生前,章太炎曾多次劝他著书立说,说是不能写书而非要硬去写书是“不智”,而能够写书却不去写书是“不仁”。话虽千钧,但黄终不为所动。他淡然说出五十之前不著书的话,并说:“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不得妄下雌黄”,既是学养、学力,也是人生态度,更是不可放弃的学术精神!

  而今那些一年出3本“学术著作”、发40篇“学术论文”的“学者”,恐怕早已没了“不得”,只剩下“妄下雌黄”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