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小成本电影制片人叹融资难 借款维持抵押住房

2011年10月25日 15:1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听《钢的琴》、《观音山》、《李献计历险记》制片人——

  给“小片”算算账(中小成本电影如何出彩)

  本报记者 王 珏

  核心阅读

  截至10月18日,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破百亿元,但分布却很不均。今年电影市场出现了不少优秀中小成本电影,却很少有影片能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命运。

  为此,我们请中小成本电影的制片人,谈谈他们在电影制作、宣发和放映等环节遇到的问题。我们也请专家学者,谈谈中小成本电影自身欠缺什么,该怎样扶持。

  制作

  “找投资不容易,最困难时兜里只剩下47元”

  “没有大明星、大导演的电影融资太难了!”电影《钢的琴》制片人甘蕙茵感叹。她在一个电影节上听导演张猛讲述了一个下岗工人用钢铁为女儿造钢琴的故事,觉得这个题材很国际化,有大片格局,决定参与。制作完成后,影片陆续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男演员奖”,第三届悉尼中国电影节“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第二十八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电影奖”和第二十八届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等多个奖项。但甘蕙茵说,像《钢的琴》这样的小成本电影,找投资比大片更难。

  制片主任胡子描述了《钢的琴》的诞生过程:“张猛希望用影像记录当下中国人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钢的琴》的剧本一共30多页,每句话都是一行,台词不长,表现的是人物的内心,投资人很难理解这样的剧本。”

  在找不到投资的情况下,“剧组只筹了7万元,开机后我们就没钱了,只好靠借款维持,张猛还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胡子说,他最困难的时候兜里只剩下47元。

  “尽管后来获得影视公司200多万元融资,但影片拍完后就没剩下多少钱了。”胡子说,剧组事先预付给女主角秦海璐10%的报酬,她知道状况后,就把钱退回来了,后来秦海璐还自己拿出80万元用于电影后期。“希望中国电影的投资环境能更宽容一些。”胡子说。

  于今年国庆档上映的《李献计历险记》的制片人安晓芬具有成功操作大片的经验。她当初“操刀”由动画改编的电影《李献计历险记》是觉得这个题材非常80后,当然,安晓芬也想尝试一部电影在“脱离大导演、大明星的情况下,能否用类型取胜,能否闯出一条路。”

  但在电影的制作环节上,安晓芬操碎了心。“中小成本电影受到预算限制,请不起大导演,不是特别成熟的导演就会遇到现场掌控、艺术把握力、电影叙事等一系列问题,制片人在团队组建、制作环节上都要操心,承担了更多风险和责任。”最终,投资1510万元的《李献计历险记》票房回收不足1000万元。

  “目前投资2000万元以下的电影在中国都相当困难,中小成本电影能赚钱的不过10%左右。电影的人才培养、制作水平、人员素质等各个环节有待提高。”安晓芬承认《李献计历险记》在制作上的确存在一定问题,但是,“用中小成本影片打开市场的尝试,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被否定。”

  宣发

  “定位准确,用1000多万元搏回近8000万元”

  影评人张小北指出,中小成本电影进入营销环节后,在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是批片(指那些不采用分账形式,批量引进,国内上映日期常比其境外公映晚的中小成本外国电影),“批片的引进质量越来越高,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无优势可言。对于中小成本电影来说,尤其需要讲述和当下中国精神相契合的故事。”张小北认为,宣传和营销对中小成本电影来说至关重要。

  安晓芬则道出了中小成本电影在宣传发行上的尴尬。“一般大片都有起码2000多万元的宣发费用,中小成本影片的成本都没有那么多。宣传不够,观众的认知度自然就低,认知度低观众进影院就少,院线就会少排片,这是个恶性循环。”

  《钢的琴》虽然拥有优良的制作品质和良好的口碑,但在国内也只取得了近700万元的票房。甘蕙茵感叹,整个制作团队始终努力做一部好的影片。如果说有遗憾的话,那就是在宣传发行上准备不足。7月15日上映的《钢的琴》,在一周后就遭遇了《变形金刚3》,票房直降。

  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也有成功突围者。制片人方励在策划《观音山》时,就有着明确的市场意识:“《观音山》的投资1200万元,但我们心中清楚,它的价值不止这个价钱,它不是传统的商业片,也不是传统的文艺片,我们将《观音山》定位为有商业考虑的文艺片。影片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考虑观众的感受,和观众进行交流,有很多段落是送给观众的礼物。但这个考虑需要让媒体和观众了解,为此,在宣传阶段,我们在影片内容上找了很多点,而不是一味炒作明星八卦。”

  方励强调,对中小成本影片来说,档期的选择也尤为关键。“我们将《观音山》的上映档期定在了3月初这个相对淡的档期。我们的判断是,中国有这么多电影院,观众要看好的电影,最淡的档期也是有市场基础的。”方励说,“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投资1000多万元的《观音山》最终收获了7800万元的票房,成为今年上半年电影市场的最大惊喜。

  放映

  “另辟蹊径,卖海外版权、走网络渠道”

  “中小成本电影在院线相当受歧视,排片的时候只给一个厅,只排3—4场。”安晓芬的话也道出了很多中小成本电影在院线和影院的境遇。

  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说:“目前中小成本电影和大片在同质化的商业院线竞争,这是不合理的。”业内人士也指出,院线和影院都会按照影片上座率排片,中小成本影片因为受到投资、宣传等各方面限制,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很多中小成本电影的确拥有良好口碑,但口碑效应有个慢热的过程,很多影片等不到第二轮口碑效应,就被下片了。

  对此,方励说道,首周末票房尤其重要,“让院线在首周末多排片,守住首周末,对中小成本电影来说是关键。”他承认,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充分和院线交流,让院线对片子建立信心。“在推《观音山》的时候,我们分析大众喜欢看什么,小众喜欢看什么,然后抓住了这两个群体的共性,那就是大家都有过青春,经历过挫折,这是没有大众小众之分的,这也是我们对这个片子的信心来源。”

  方励认为,对观众群体也需要有把握和了解。他们后来在分析票房成绩时,发现《观音山》票房前几名的城市不是传统的北上广深,而是北京、深圳、成都、长沙,因为这些城市拥有众多的外来人口,《观音山》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这个结果也证实了方励当初的判断。

  饶曙光说,以往政府注重的是从创作层面对中小成本电影进行扶持,现在需要注重在放映的环节对它们进行补贴扶持,建立差异化的院线。“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艺术院线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影院开辟一个厅放映中小成本电影,政府给予这些影院补贴,形成中小成本电影发行放映模式。”饶曙光建议。

  甘蕙茵则把希望寄托在拓宽电影销售的渠道上:“对于《钢的琴》来说,走国际路线是另一个出路。通过参加国际影展、卖国际版权,弥补国内市场票房的不足。事实上,《钢的琴》国外版权、电视和网络版权都卖得不错,对于这部小成本影片来说,已经收回成本了。”

  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中小成本电影提供了全新的出路。安晓芬呼吁建立健康的网络市场秩序,健全的电影版权机制,在网络上开拓中小成本电影的盈利领域,“网络,或许是中小成本电影的希望。”安晓芬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