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辛亥百年)探访槟城:中山印迹处处留存

2011年10月31日 0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槟城10月30日电 题:探访槟城:中山印迹处处留存

  中新社记者田军 张冬冬

  马来西亚北部城市槟城,风景如画,是马来西亚的旅游胜地,素有“东方花园”美誉,这里是当年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基地。

  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槟城乔治市的小巷里穿梭,不时会发现隐藏着一栋栋老房子,它们见证了孙中山与“槟榔屿”的深厚情缘。

  史料记载,孙中山“九次革命,五到槟城”。1910年8月,他将同盟会南洋总机关部迁到槟城,也将其家眷及兄长孙眉迁往此处。他在这里成立“阅书报社”,创立《光华日报》,宣传革命理念。他在这里召开“庇能会议”,策划1911年3月的黄花岗起义,从而掀开辛亥革命的序幕。

  今天,“阅书报社”已成为槟城孙中山纪念馆,隐匿在繁华的闹市区中。纪念馆两侧翠竹林立,鲜花绽放;墙壁上掉落的砖块,仿佛在诉说纪念馆曾经的沧桑。

  30日适逢周末,纪念馆未对外开放,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游客来此驻足留影。

  管理员听闻记者远道而来,破例开锁,打开大门让记者远观。只见一尊孙中山的铜像于馆内端坐,上方悬挂写有“天下为公”的匾额。纪念馆外立有三人雕像——孙中山和“阅书报社”负责人吴世荣、黄金庆,三人目光坚毅,手指前方。

  如今的庇能会议旧址,位于打铜仔街120号,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属于私人房产。不过,房屋主人将其一层改作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对外开放。楼上为私人驻地,接待到此的研究爱好者留宿。

  在老城街区林立的老房子中,纪念馆并不起眼,既无匾牌,亦无明显标志,只是在宽两米左右的门前立着海报,上书“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配有多张图片。

  虽然巷子深深,仍有游客慕名而来。记者探访时,偶遇缅甸电视台的同行到此拍摄,拟将之作为旅游景点推介。一个外国中年男子坐着人力三轮车经过,特意让车夫停下来讲解。

  走进纪念馆,古色古香的陈设映入眼帘;向内半敞开的门上,写着“国瑞”、“家祥”。门厅正中处摆有一方桌,桌后挂有孙中山画像,下书孙中山遗嘱。而墙上的金底黑字“堂开富贵”,让此处更显庄严。墙的后面,便是庇能会议举办之所。约5米长的长桌位于50平方米左右的屋中,方凳置于两侧。阳光透过天井射进来,室内宽敞明亮。

  讲解员徐春媛是一位志工,她站在椭圆形桌前“还原”历史:1910年11月13日,庇能会议在此召开情景,孙中山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激发革命党人重新奋起。据说孙中山演讲时声泪俱下,在场人士无不动容,即席筹得8000余元。

  纪念馆已经成为中国与马来西亚友谊的见证地。这里曾经接待中马政要,2001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亲自参加纪念馆的揭幕仪式。2002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到此参观。

  不远处的槟州华人大会堂,是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1906年来槟城发表演讲的场所。今天,新建的大会堂大楼门口,悬挂着“维护族群利益、争取权益,同心协力,促进团结”等标语。

  ……

  一个世纪过去了,19处与孙中山及其追随者有关的历史古迹或创办的社团、学校等,还在槟城保留,并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观光路线。槟城当地民间团体——槟城古迹信托会还在政府的支持下,为每一栋相关建筑都挂上了孙中山肖像及历史介绍的标志牌。(完)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