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莫斯科中山大学存在五年 为国共培养大量干部

2011年11月09日 09: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莫斯科中山大学存在五年为国共培养大量干部
    俄罗斯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正门,这里包含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的一部分。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莫斯科中山大学:

  5年培养859名中国留学生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董晓敏 詹婉容 文/图

  除了莫斯科东方大学,还有一所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留学岁月中有着同样重要地位的大学,那就是莫斯科中山大学。这所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成立的大学,在短短5年间,总共接收了859名国共两党留学生。其中共产党方面有邓小平、陈伯达、乌兰夫、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何叔衡、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张闻天(洛甫)、王稼祥、杨尚昆等;国民党方面有蒋经国、谷正纲、谷正鼎、邓文仪、郑介民、康泽等。可以说,曾经为国共两党培养过大量干部的学校就是黄埔军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快被遗忘的旧址

  按照最新的资料,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就是现在的沃尔洪卡大街14号、16号楼以及18号的部分楼。而当年的沃尔洪卡大街16号,曾经是莫斯科最古老的一所中学——莫斯科省立第一文科中学的所在地,后来成为中山大学的校园。如今,这栋大楼已如当地街区资料显示的那样,摘掉16号的门牌,起名“大兹那缅卡斯基”,并为一所公司所有,外人不得入内了。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14号楼的侧面。那是一条窄窄的小道,左手边一栋四层建筑上钉着个简单的路牌,上面标注着14号。背后是条不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斜坡,上面绿草如茵,再过去是一条河,秋日的阳光打在河面上,波光粼粼。这就是莫斯科河了。草地上三三两两,或坐或站,大都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不错,按照同样探寻过莫斯科中山大学同仁的描述,他们应该是俄罗斯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的学生。而他们学习的这栋大楼,应该就是86年前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的一部分。

  沿着小径进入校园,不大的花园绿树成阴。但没人记得,这里曾经是一所专为中国培养革命干部的红色大学。

  再到18号楼,热心的看门人向我们介绍了他所知道的学校历史,只是独独缺了“中山大学”。

  毕竟,86年过去了。但是,随着中国一批又一批踏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足迹而来的追寻者不断的找寻,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首次招生来了上万青年报考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为了纪念他,苏联专门成立了一所院校为国民党培养革命青年骨干,而因为当时国共合作,因此,莫斯科中山大学实际招收了来自国共两党的留学生。

  说起中山大学的首次招生,用“盛况空前”来形容绝不夸张。由于选派工作分别在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进行,一时应者云集,来了上万名青年报考,考中大成了革命的时髦象征,就连黄埔军校还未毕业的学生,也吵嚷着要到国民党中央执委申请报考莫斯科中山大学。当时蒋介石下令严禁黄埔军校一、二期学生报考,但最终黄埔一期学生邓文仪(后任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次长)还是偷偷报考,并被录取。于是邓文仪赶往汕头前线,恳请校长蒋介石恩准,经过一番软磨硬缠,校长终于在报告上签了字;而另一位黄埔一期的中共学生左权,也紧随邓文仪,打起背包上了中大。

  当时招生考试分别在广东、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北京、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进行。因为广东当时是革命的大本营,所以前来报考的人最多,达到1030人,考试后选派了147人,多数为国民党。

  具体考试也十分严格,分三个步骤:首先,应试者要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填写一张报名表,然后由招生委员会成员进行目测甄别,形象不佳者不得过关;第二步为笔试,在广东大学礼堂举行,考题为“什么叫做国民革命”、“试述中国动乱之原因”;最后还要口试,仍由招生委员会成员担任主考,题目侧重时局政治。考试淘汰率很高,三轮下来,广东省只有147人通过了考试。当时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毛泽东还专门统计了一份录取名单。

  除此之外,当时的苏联政府驻广州国民政府总顾问鲍罗廷又特别推荐了30名国民党要人的子女免试入学,分散在第一、二批学员中,包括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冯玉祥之子冯洪国、女儿冯弗能,于右任的女儿于芝秀、女婿屈武及亲信王陆一,叶楚伧之子叶南,邵力子之子邵子纲,李宗仁的弟弟李宗义、内弟韦永成等。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城市也纷纷选派留苏人员,包括张闻天、伍修权、屈武、张锡瑗等,绝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团员。

  1945年10月25日,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为余去国赴俄求学二十周年纪念日,而能在长春与当年同行之天缪、世杰二兄,共聚一处,更多感念。”由于蒋经国是第一批出发的学员,可知首批留学生于1925年10月25日出发赴苏留学。

  每月有10卢布零花钱

  1925年11月中旬,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学了。但由于处于秘密状态,不对外公开,也不挂学校名称的牌子,因而当时苏联的报纸竟然对中山大学的开学典礼没有报道。

  考虑到中国学生回国以后的安全,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每位中国学生都取了个苏联名字。例如邓小平叫多佐洛夫、乌兰夫叫拉谢维奇、叶剑英叫尤霍洛夫。一些留学生回国后由于用俄文名字的一部分做笔名,最后一度俄文名反而比自己的本名还广为人知,比如秦邦宪被称为博古(波戈列洛夫)、张闻天被称为洛甫(伊兹梅洛夫)等等。

  当时的苏联,国内战争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创伤尚未完全恢复,各项经济建设还没有走上正轨,却为莫斯科中山大学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据苏联档案记载:莫斯科中山大学预算达1000多万卢布,甚至还动用了当时十分紧缺的外汇,供中国学生回国探亲用。

  学校对学生们的生活也倾尽全力,把学生们的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条,待遇比普通老师还高。当时苏联大学生的伙食标准是每个月30卢布,而中山大学中国留学生们的伙食标准则高了一倍,一日五餐。后来因为照顾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才改为一日三餐,鸡蛋、面包、黄油、牛奶、香肠、鱼子酱应有尽有。据伍修权回忆,当时学校还专门派人到远东地区采购海鲜、香菇、甘蓝等中国蔬菜,请中国厨师,保证学生们在异国他乡也可以吃到中国菜。

  穿的就更不用说,每个新生入学时,学校均发给西装一套,外套一件,皮鞋一双,就连毛巾、浴衣、衬衫、手帕这些日用品也由学校提供。至于宿舍的铺盖、毛毯、被单,不仅由校方发给,还每周换洗一次。

  学生若要出门,电车票由学校提供,要是需要坐火车,只要出示中山大学的学生证,就可以免费乘车。

  不仅如此,学校每个月还发给学员10卢布的生活津贴,节约一点的学生,比如伍修权,每个月还有剩余。每年暑假,学校还组织学生去工人干部疗养院疗养。邓小平就曾在1926年随学校去列宁格勒旅行。

  华南师大张泽宇教授曾对苏联为培养一名中山大学留学生一年的花费做了个统计:以1925到1926年度为例,一名学员一年的开支就达到了2873卢布。

  仅仅存在了5年

  然而,蜜月期总是很短暂。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发动政变,捕杀中国共产党员。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宣布进行清党,国共合作正式破裂,中苏关系也由此陷入紧张状态。1927年7月26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声明:“取缔”莫斯科中山大学,并与之断绝一切关系,同时命令国民党各级组织严禁再向莫斯科派遣留学生。8月5日更是宣布召回在苏联留学的国民党学员。12月11日,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策动下,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发动起义,结果遭到镇压,部分参加起义的苏联领事馆人员被杀。一时间,中国国内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中苏两国也于当年12月14日宣布断交。

  在这种情况下,中山大学的性质也由主要招收国民党学员转为培训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干部的高级政训学院。1928年,随着东方大学中国班并入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学员就完全由中国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了。1928年9月,中山大学更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然而,随着国内白色恐怖弥漫,中国共产党组织被严重破坏,也由于国内革命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已经很难挑选出足够的精英赴苏联留学了。而且,前往苏联的路途更加凶险。同时,斯大林在苏联进行的“肃反”也在中山大学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大批同志被开除出党,或是监禁或是流放,有的“失踪”了,有的更是被秘密杀害。加上中山大学自身在办学方面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资金投入与人才产出失衡等。1930年,在一系列事件综合作用下,这所在留苏教育史、中苏关系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学校停办。

  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3月19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为纪念孙中山,在苏联建立一所专门为中国国民党培训干部的学校,定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校址最初拟设立在西伯利亚,招收留学生500人,后改设在莫斯科。其宗旨是为中国革命培养、训练干部。1927年,国共分裂后,改名为“中国孙逸仙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30年夏,莫斯科中山大学宣布解散。虽然存在时间仅5年,但国共两党后来的许多要人、名人,都曾在中山大学学习过。

  记者手记

  中国各项成就

  吸引世界目光

  “西行漫记——追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欧俄岁月”专题报道的策划,缘于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6月派出第一批特派记者,远赴欧洲,探寻的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法国学习成长的足迹。到第二批特派记者赴俄,已是9月,主要目的地,则是在中共党史上不能略过的两所红色大学——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无论哪一批,都面临一样的问题:时间紧,任务重。于是,记者们各显神通。比如采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专家们,就硬是绕到了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站;期间还见缝插针千里奔赴波兰,回访曾参观本报的波兰波兹南市市政府,又请波兹南市政府出面,帮助联系采访波兹南大学。

  还记得中午从华沙出发,坐上小小的七人小客车,穿村走镇,一路晃到波兹南时,已是晚上十点。感叹完310公里的路竟然走了七个小时后,饥肠辘辘的一行人发现,所有的餐馆都关门了……然后,第二天早早起来采访校长、回访波兹南市政府、赶飞机……时间恨不得要掐着秒来算。

  但一路的心情是愉快的。领略当地的风光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与这些采访对象以及同行翻译的交流过程中,每个人都深刻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各项成就是如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采访时,接待我们的副所长波嘉科夫居然是个中国通。“通”到什么地步?聊起深港合作计划,细到中间存在的难点在哪,他都能说个一二。在波兹南,第一副市长告诉我们华为在当地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去投资。

  就这样,一路累并感慨着。我们的西行已经结束,亲身沿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足迹走上一程,方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与正确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