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古琴传人龚一:古琴里有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2)

2011年11月17日 14:4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古琴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

  古琴艺术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古琴,在古代称作“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被世人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琴距今有2400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3000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称中国乐器之最。

  据《琴史》记载,由于地域影响、师承影响、传谱不同,形成了各种古琴演奏的流派。

  从汉代开始,中原南方有蜀山琴派,有名家司马相如、杨雄、诸葛亮、姜维等人;晋初北方有竹林派,代表作是《广陵散》.

  在唐代,就有吴、蜀两大派。隋唐间的琴家赵耶利,就以“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土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宙,亦一时之俊”,记录概括了吴、蜀两派的风格特点.

  北宋时,亦有京师、两浙、江西等流派;明末清初以后,相继又出现了“虞山”、“广陵”、“浦城”、“蜀山”、“九嶷”、“诸城”、“梅庵”、“岭南”等琴派。其中,江浙派在南宋末年形成,有《潇湘水云》、《渔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代表琴曲;形成于清代的广陵派,由徐常遇等人创立,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代表琴曲;而岭南古琴代表琴曲包括:《碧涧流泉》、《渔樵问答》等。

  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古琴的制作

  首先是选材,选择面板、底板、配件、琴徽的材料,其中,选择百年以上的老杉木作为面板的制作材料为佳;

  第二步是面板制作,先画出面板的形状后,要用工具制作出琴的外形,再制作出琴面的弧度,制作出共鸣箱;

  三是根据样板,制作出底板的外形,然后画出雁足、龙池、凤沼的位置。仲尼式的龙池近似于长方形,一般尺寸为240mmx32mm;凤沼尺寸为120mmx29mm。

  四是合琴。将制作好的面板合二为一,用生漆或其它黏合剂黏合。再经过修整、制作配件、安装、刮胎、用砂纸进行磨胎、用雕刻刀仔细雕刻出焦尾和龙吟、安装琴徽、对漆进行打磨、拴弦等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后,一张古琴才算制作完成。

  谢导秀: 古琴必须要有师传

  走进岭南古琴艺术传承人谢导秀的“宝树堂”,墙上挂满了各种丝竹管乐器,玻璃柜里陈列着他收藏的历代古琴。应记者之邀,他弹起了《高山流水》。一炉檀香,一把古琴,弹拨之间,清澈的弦音倾泄而出,纯熟的技艺,令我们融入到“高山流水”的意境当中。谢导秀语速很慢,但他弹起琴来,仿佛另一人,手指在弹拨间飞快转换,完全沉醉于古琴乐声中。

  练琴:指头磨破、琴弦染红

  南都:请谈一下你个人的音乐经历。你是如何与古琴结缘的?

  谢导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家乡梅州时,我受锣鼓、山歌等音乐的熏陶,爱上了音乐。客家人逢年过节,闹八音、打铜鼓的时候,只有我一个小孩担任里面的“鼓板”一角,五岁我就能敲打客家锣鼓点套路(笑)。1953年8月,随父母迁居广州,我常常一人去看粤剧、黄梅戏。记得初二的时候,同桌有一把笛子,我也经常拿来吹,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民族乐器。上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后,花了五角钱在街上买了一个京胡自学,以后又学习二胡、扬琴、笛子等民族乐器,我当时是学校民族乐队的主力。

  高中毕业后,我凭借二胡考上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但因为那时学校的古琴专业没有学生,学校把我分配到古琴专业。我是杨新伦先生收授的第一个门徒。那时候古琴系很小,也没人有保存古文化的意识。古琴是什么样子的?不晓得。开学晚会上,杨新伦老师演奏了一首曲子,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古琴,由于音响问题,我完全不明白他演奏的是什么东西,也不觉得好听。于是产生了悲观情绪,但是为了能把大学念下去,就想着学就学吧。没想到后来产生了兴趣,几乎每次考试都得5分(满分)。由于古琴声音小,音专里的条件较差,只好自己找树荫下安静的地方练琴,后来我也参加不少琴事活动,譬如为了准备首届羊城音乐花会,排练时指头磨破了,琴弦染成了红色。为了练好琴,确实是克服了不少困难的。

  南都:“文革”时期,古琴被归入“封资修”行列,你当时学习的情况如何?

  谢导秀:“文革”前,我被分配到另外一所学校,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到了“文革”,就不敢弹琴了。当时,有一位广州朋友家里的名贵琴多得不得了,家人以五块钱一架出卖也没人要,只能劈开当柴烧。直到1975年,李祥霆作为北京代表来广州演出,我们才敢弹琴。“十年动乱”快结束时,被认为“封资修”典型代表的古琴才得到“解放”。在杨新伦先生的介绍下,我用了全部积蓄四十元(当时一年的积蓄)向周桂箐家属买了一张明代古琴“流泉”,荒废了十多年的琴艺才重新拾掇起来。

  1980年10月24日,在杨新伦先生的努力下,成立了广东古琴研究会,杨新伦亲任会长,莫尚德任副会长。琴会成立后,琴人们每月举行一次雅集。1990年杨新伦先生去世,由我接任会长。由于种种原因,1978年至2000年期间,琴会被勒令停止活动,虽然困难重重,我仍然组织琴会活动。当时那批人中,留到现在的有袁建城、区君虹、王怀志、林仲伟等。

  1983年我赴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古琴打谱会”,与上海市琴人戴树红合作的琴箫合奏《碧涧流泉》,被选为优秀节目,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的汇报演出,同台演出的还有龚一、马玉涛、姜加锵等艺术名家。节目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制作后在调频频道播出。这次演出对我有很重大的意义。

  南都:你曾说过“古琴自古知音少”,这是为什么?

  谢导秀: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师传不多。古琴跟其他乐器,比如笛子不同,它一定要师传,自学是学不来的。其次是乐器本身比较贵,我学琴的时候是上世纪60年代,那时候,一支笛子只要1毛多钱,而一把古琴却要几十块,相当于我一年的积蓄。而现在,一把能弹奏的古琴的价格至少也要4000至5000元,好的要两万元左右。再其次就是,古琴的曲调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此外,古琴的演奏难度比较大,声音小,喜欢强烈节奏感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它不中听。

  岭南特色:

  刚健、明快、爽朗

  南都:岭南派古琴艺术有什么特点?

  谢导秀:岭南派最早源自宋代。元兵入侵中原,南宋皇帝被迫从临安(今杭州)南逃到福州,再到冈州(古冈州,清代改称新会)。最后宫廷和军队进入岭南,把中原文化带到广东,对广东原本已经比较发达的古琴艺术又有了促进作用。《古冈遗谱》据说就是当时留下的琴谱,这也是广东最早的琴谱。

  从此以后,广东学琴风气昌盛,琴人辈出,著名的有陈白沙、邝露、陈秋涛等。到清代道光时期,黄景星在1836年编辑《悟雪山房琴谱》,收集50首琴曲,大多出自《古冈遗谱》。黄景星是新会人,他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总结,在后来一百年里逐渐形成刚健、明快、爽朗的演奏风格,也就是今天说的“岭南派”风格。可以说他是岭南派的创始人。宋代以后岭南在琴学论著方面,除了《悟雪山房琴谱》外,还有容庆瑞的《琴瑟合谱》、云志高的《蓼怀堂琴谱》等。

  南都:现在古琴艺术的流派如何?

  谢导秀:当科技发达的时候,在先进的科技的时代,有些派别不存在了,如虞山派,都被同化了,没有自己的特色。现在能够保存下来、坚持下来的,诸诚派、岭南派、梅庵派、浙派等,是根据地区和师承来区分的。

  南都:岭南派现在发展状况如何?

  谢导秀:岭南派一路流传下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完善,形成这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古谱流传下来的大约有3000多首曲子,但能广泛演奏的也就几百首。不仅岭南古琴,其他流派也一样。1975年,在杨新伦先生的指导下,我们重新编写教材,整理《古冈遗谱》,整理出的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等。岭南派的演奏风格,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就是刚健、爽朗、明快。

  古琴艺术经过三千多年的流传,我觉得要坚持继承古老的传统。所以,我在教学生时要求坚持岭南特色。对于古琴的传承,我觉得不用担心,日本、新加坡包括台湾地区都有我们的学生。现在古琴研究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岭南古琴可以说是后继有人。

  南都记者 陈晓勤

  实习生 陈朝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