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谈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应以文化人和文化天下

2011年11月21日 09:26 来源:大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实施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时代意义

  柳中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纲领性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的宏伟目标。全会发出的声音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西班牙的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在其《中国实施‘软实力’战略面临挑战》一文中指出:“经过多年的概念尝试后,‘软实力’时代看来已经正式来到了中国。不久前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将这一概念全面添加到官方政治词典中去,并将其作为未来的优先议题逐步落实。”同时指出,“我们都认同保护中国的国家形象,这需要一个坚实有力的文化产业。中国在文化领域竞争力的显著提高将助推巩固国家安全和提升影响力。”把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提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认定和定位,显然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对“中国软实力”的直观认识

  2000年,失明8年、37岁的杨佳以惊人毅力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她不仅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还超出学校规定多学了3门课程。她的毕业论文《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征服了曾效力于4位美国总统的顶尖教授大卫·戈根,破例给她打出了哈佛的最高分“A+”。在2001年的毕业典礼上,她从该院院长手上接过证书时,“软实力”发明人约瑟夫·奈对她说:“祝贺你,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顿时全场几千名师生自发地起立,为哈佛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鼓掌欢呼。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文化张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是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产生影响的大小强弱来衡量。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原院长约瑟夫·奈教授于1990年在《政治学刊》、《外交政策》等刊物上连续发表系列文章,提出“软实力”概念。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由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实力构成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感染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导向力、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赞赏和认可程度等要素构成的“软实力”。他强调,“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最近,约瑟夫·奈在他发表的《世界政治面临两种实力转换形式》一文中认为:“在信息时代,成功不仅取决于谁的军队能打胜仗,更取决于谁的故事更有说服力。”在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方面,他强调,“当前所做的全球均势将向中国一方倾斜的预测大都主要基于一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线性增长。但他们忽视了,实力还包括军事实力和软实力,更不用说要将这些实力综合成巧战略会面临诸多政策难题。”该文通篇都在向崛起的中国叫板,充满了火药味。这预示着信息时代,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在显现为文化竞争,也提醒我们更加关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的文化战争和文化安全问题。

  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向度和着力点

  近日我国顶尖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参加北京一个论坛时说:“中国经济至少还能高速发展20年,但同时要提防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消失。”据他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有可能达到美国的50%。同时他指出,“在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人为名为利昧着良心而干伤风败俗的事时有发生,并且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透过传播和接触,人们也容易不自觉地受到外来文化伦理取向的影响。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传统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也可能会逐渐消失。”林毅夫先生的话,既不是“唯GDP主义”,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逆耳忠言。在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不能“人们的钱袋子鼓了而脑袋瓜子空了”。前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价值观的迷失和意识形态防线的全面崩溃。

  从文化功能来说,它的影响力、凝聚力、生命力和传播力是超时空的。我国古代兵书圣典《孙子兵法》,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是美国西点军校、海军指挥学院和英国皇家指挥学院的第一本必读书。在信息时代,我们更要重视被称为“新的文化软实力”的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的传播力和杀伤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产业已超过传统的航空、重工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生产总值约占美国GDP的25%左右。据国内专家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文化影响力指数居世界第7位,显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力是不相称的。

  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向度应是“以文化人”、“文化天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述中国故事和建设新的文化软实力等五大系统工程是支撑点和着力点。对内强调“以文化人”,充分发挥它的“凝聚党心民心”功能,通过文化精品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发展建设,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程,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全面提升全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和价值的凝聚力。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凸显“文化天下”的向度,即“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的海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在当前全球化大背景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涌动。在这些“流”背后都承载着不为人察觉的“文化流”。讲述生动的、鲜活的、具体的“中国故事”,乃是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宏伟工程之要义所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远方的家》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尝试,可以看作是“中国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史”的浓缩版。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