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麦家:我从不相信这个年代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

2011年11月21日 09: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 /1张)

     “食言”又整出本“谍战”

  “今后我不写谍战了,因为再写等于没尊严。”今年年初,麦家曾在微博上这样写,并炮轰荧屏谍战喋喋不休。然而,昨天,他的又一部谍战小说《刀尖》在京首发。麦家解释道,这部小说八年前就已经有底稿在那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就像一棵树,种得很大了,你把根拔起小树慢慢还会长大,它已经丢不掉了。”

  ■神秘箱子触发写作欲望

  1981年,麦家在浙江富阳偶遇时任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招生官的王亚坤。机缘巧合之下,他幸获王亚坤“首长”的青睐,临时被安排入伍体检,从此被这所素享“军中清华”之誉的大学福州分院录取。在福州鼓山求学期间,麦家曾连续几天重病高烧,又恰逢医护所护士不在,参谋之妻王夫人亲自为他打针推药,仔细料理。为此,麦家与王氏夫妇结下了不解之缘。

  想不到,2003年夏天,王亚坤夫妇突然到访麦家的成都寓所,给他带去一个“神秘”箱子。王氏夫妇希望麦家能帮他们写写“箱子里的事情”。原来箱子里的档案资料全部出自王夫人的父母——二人曾是从事谍报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由于身份特殊,这些档案均在时隔多年之后才被转交到王夫人手中。这批档案总共有七八十万字,整个事件的暗流汹涌、激烈澎湃都在文字中:王夫人的父亲曾经是军统要员?母亲如何秘密生下女儿?王夫人的亲生父亲另有其人?现在的父母又是如何结缘的?麦家读完材料,创作冲动油然而生。

  ■故事真实 人物都有原型

  从当初强烈的创作冲动萌发到付梓出版,竟然耗时整整8年。2003年11月,麦家完成了第一稿,取名《两个老牌特务的底牌》,王氏夫妇看后认为不够真实。单为“真实”二字,接下来的4年间,麦家苦心搜集更多的资料和档案,不断地大篇幅修改。此时,不仅是为了实现两位恩人的心愿,更是为了让先烈的非凡往事得见天日,让沉默的英雄为人所知,麦家决心将创作进行到底。除了大量的取证和修撰,他还需要争得王亚坤夫妇的认可。而麦家说:“这一关并不好过。”

  2008年,面对庞大的材料和浩如烟海的档案,麦家重新开始创作第二稿,一直到年底才完成初稿,取名《刀尖上行走》。其后,在创作和出版《风声》、《风语》期间,麦家根据王氏夫妇和有关审读机构的要求,又对作品做了多达数十次的局部修改,终获准对外刊发。2011年,根据出版编辑的意见,麦家再一次从头梳理补充,将作品更名《刀尖》。这部作品与所有谍战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中的每一起事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每一个人物也都有原型。

  ■伟大的作品

  不是用“脑”去写作,

  而是用“心”

  据出版方磨铁图书介绍,此次麦家在《刀尖》中首次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全文口语化处理,节奏快,舍弃一些闲笔以及生涩拗口的表述方式,使《刀尖》成为他的作品中故事流畅性最强的一部。但此举也引起一些读者不满,认为麦家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已经背叛了文学。

  麦家解释道,口语化的写作可能是迫于王氏夫妇不停的催压下临时找到的办法,“因为他们总希望我真实地还原那段历史,他们有非常巨大的愿望,希望里面不要有过多的虚构,他们希望把残破的杯子去弥补,而不希望重新造一只熠熠生辉的、形状完全不一样的杯子。这种真实性,这种还原性只有让主人公出来说话,不可能在讲述过程当中过多地描写气温、天空的颜色、大地的厚度,这就是腔调。”

  至于“背叛”文学,麦家说,“我从来不相信这个年代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我不相信我能写出来,也甚至不相信我的同行能写出来。也许这个时代是可以造就伟大的作品,但这个作品肯定不是在眼下这个年代可以写出来。”在他看来,伟大的作品不是用“脑”去写作,而是用“心”,但现在这个年代心完全被遮蔽了,“我觉得这个年代心失去了家园,所以我认为这个年代不是一个写出伟大作品的年代,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