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莫言期待孔乙己在当代复活 建议作家勿盲目抱怨

2011年11月29日 07:5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翻译家李莎(左)和莫言在现场发言。本报记者吴平摄

  (记者卜昌伟)前天,主持人邱晓雨撰写的作家访谈录《用文字呐喊》在清华大学首发。在首发式的论坛上,莫言期待同代作家能写出像“孔乙己”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来。

  首发式上,莫言、李洱、陆建德等文学界人士举行了“文字里的中国人”小型论坛。莫言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各行业各领域发生深刻变化,这样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作品,但至今还没有出现。究其原因,莫言认为问题出在作家身上,他建议作家们不要盲目抱怨,要从自身找原因。

  《用文字呐喊》记录了阿来、莫言、张贤亮、贾平凹、韩少功、迟子建、张抗抗、陈忠实等中国作家的人生故事和创作感悟。论坛上,当主持人问及文学与商品的关系时,莫言笑称自己刚从孔乙己酒家吃过饭,第一道菜上的就是茴香豆。由此他想到文学形象已经演变成商业品牌,他希望同代作家的作品里面将来有类似“孔乙己”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出现,有类似茴香豆这样的细节,能够被后代人口口相传。

  在此前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莫言曾表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好小说还没被发明出来”。对于这一观点,新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的莫言首次阐述称,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空前绝后的时代。他说:“时代具备了产生伟大作品的物质基础或者资源基础,剩下的就是作家的胸襟、气度和才华。过去我们经常听到老作家抱怨,我觉得不能抱怨这个社会没有给你提供机会,应该怨自己,或我们没有才华,或我们没有理论和思想,或者我们本身的人格有缺陷,所以影响了我们写出伟大的作品。当然,我想中国有这么多作家和正在成长的作家,伟大作品总会出现的。”

  在莫言看来,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可以有明显的立场,但应该站在相对高的地方来看待这个社会。他说:“作为一个愤青,在网上怎么发泄都可以,都不过分。但是作为一个作家,如果也把这样一种愤青的情绪移植到作品里去,势必会大大影响作品的艺术价值。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个社会的主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