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地坛书市客流仅一天2万人次 专家建议迎合收藏热

2011年11月30日 15:3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地坛书市客流仅一天2万人次专家建议迎合收藏热
今年的地坛书市,第一天就打出超低价,但前来“捧场”的市民寥寥无几。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地坛冬季书市再开 老年客流占多半 卖的还是“老三样” 往日辉煌难再现

  21年书市 如何“返老还童”

  推着小车、拎着纸箱、拉家带口,一旦发现自己中意的读物,就要费劲地从人潮中挤出,和好几十人争抢,之后转移到树荫旁、墙根下,边啃着面包边翻看这些宝贝,在上世纪90年代的书市上,这种景象随处可见。

  那时的书市,没点体力您还真逛不起。

  而这样的景象到了如今,可真的有点难觅了。光顾的人少了、买书的也都是老人,难道书市真的老了吗?

  现象 人少

  书市一眼望到头  客流仅是几年前1/5

  11月25日,地坛公园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季书市。

  记者看到,展位前的人流稀稀拉拉的,再也不见往日书市摊位一开张,大家纷纷争抢的景象。站在通道这头,一眼可以望到头。一天2万人次的客流只是2003年的五分之一。

  是书市老了吗,书市“年轻”时什么样?1990年10月10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市第一届特价书市”正式开市。

  在那个年代,对于新华书店都没有几家店面的北京城来说,人们常常舍得花上半天时间倒上好几趟车到书市购书。

  1995年-2002年是书市的鼎盛时期。但好景不长,随着网络大规模入侵,到2007年,书市的客流量坠到谷底,不到顶峰时期的五分之一。

  “富益视点”是参展商中的“钉子户”,一届不落。鼎盛时期,它还仅仅是一个长6米、宽8米的小棚子,大部分书以9.5折销售,10天的流水账能有25万元。店员的动作只有两个,接钱、递书,每天不停地重复这两个动作。这种景象早已不可能再现。

  书老 

  书市多半老年人 七成展位卖旧书

  除了逛的人少了,书市的主力也逐渐从年轻人变成了中老年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逛书市的一多半都是老人。拿着布袋晃晃悠悠的他们穿梭在书市中间,步伐从容、淡定,仿佛是晨练的路上顺便扫两眼摊位上的养生书。

  “《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从我小时候就畅销,直到现在都没变。”24岁的小杨回忆说,10年前上初中时,逛书市还能买到时下最新的漫画书,现在新书都从网上买了,书市卖得最多的还是10年前就卖的那些经典名著。

  如今,70%的展位都以卖旧书为主,逛书市的年轻人少了六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