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山东茂腔人才断档 辉煌时曾半月不重场

2011年12月02日 13:26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山东茂腔人才断档辉煌时曾半月不重场
茂腔《罗衫记》剧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胶南的地方戏茂腔,辉煌时连演半月不重场;而今跌入低谷,人才断档

  一个地方戏种的存亡解读

  本土“小花”散发泥土芬芳

  在我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里,盛开着这样一株散发着浓郁泥土芬芳的小花,她就是深得山东半岛地区人们喜爱的地方戏——茂腔。

  11月30日,伴着零星的雪花,记者来到茂腔的发源地——胶南市采访。

  “茂腔的演唱,是从最基础的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舞台艺术形式。”提起茂腔,已经与茂腔打了30多年的交道的茂腔演员、胶南市舞蹈戏曲家协会主席王本宏说:“茂腔曲调质朴流畅,唱腔悠扬委婉动听。”

  王本宏从15岁开始学唱茂腔,23岁进入胶南的专业院团,现在一直活跃在茂腔舞台上。不仅如此,他还和另一位同行主编了一本山东茂腔基础知识读物,让更多的人了解茂腔,爱看茂腔。

  史料记载,茂腔发源于胶州南乡(今胶南市),流行于胶南、胶州、诸城、高密、五连、莒南及青岛等地,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构成山东境内以“吕(剧)、梆(子)、柳(子)、茂(肘鼓)”四大剧种为主体的地方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创作出一大批以四《京》八记为代表的优秀传统剧目。在茂腔舞台上,已经上演过的古今优秀剧目,初略统计达近百种。

  王本宏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加强了对文化艺术发展的领导与支持,继承老戏,创作新戏,移植好戏,百花齐放,茂腔舞台上一度为之一振。《刘胡兰》《朝阳沟》《白毛女》《林中缘》《俩老头》《李亚仙》,以及本世纪初的《徐福东渡》等,深受群众喜爱。

  曾经的辉煌:连演半月不重场

  “茂腔作为本土戏,我是听着茂腔长大的。”今年66岁的山东戏剧家协会会员于元林提起茂腔来,一脸的幸福:“有人曾这样赞美茂腔:‘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

  于元林说,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胶南,茂腔有着丰厚的土壤:几乎村村否有茂腔剧团,乡镇设有宣传队,茂腔每年进行汇演,专业演员还下乡进行群文辅导,时间最短一次也有半个月。每逢遇到茂腔演出,十里八乡的乡亲赶到演出会场,可谓人山人海,茂腔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以及精彩的剧情博得大家叫好。

  “胶南茂腔,最为繁荣的是1979年至1990年。有时连演半月不重场。” 于元林认为,胶南茂腔之所以有这么大魅力,在于她的本土化。茂腔的唱腔以绵延、婉约、悠长著称,表演上以凄美,深沉为主,剧目以悲剧为多。

  于元林同时还是一名茂腔编剧,他编写的《林中缘》《俩老头》曾获得省里有关部门的奖励。“更为重要的是其题材来源于群众语言。像《林中缘》一开头,‘猪肉香,羊肉鲜,有老婆才知老婆甜。’茂腔《西京》的‘太阳出来向西鼓,一辈一辈往下数,俺爹怕俺娘,爷爷怕祖母,俺要是不把老婆怕,就怕欺了祖。’这样的唱词一唱出,戏迷们就会哄堂大笑。”

  由于取材群众生活,适合大伙口味的同时,茂腔的魅力还寓教于乐,有着伦理道德的教育功能,告诉人们要尊老爱幼、孝老敬老等。于元林介绍,像《三子争父》《摔儿子》《墙头记》等剧目,比较有代表性。《摔儿子》讲得是一名青年好赌,爱老婆、亲儿子,却不孝顺父母。他老婆假意说要把儿子摔死,老婆对他说:“将来儿子学了你,也不孝顺父母,还不如现在把儿子摔死呢!”

  2008年,茂腔被山东省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2009年开始,胶南市委、市政府将送戏下乡列为当年为群众办理的实事之一,采取政府买单方式,财政补贴40万元,为基层百姓演出100场,为老百姓奉上了茂腔大餐。

  未来:健康成长而不是火爆

  传承和发扬,才能够让传统戏更有生命力。然而,茂腔的传承和发展也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在胶南,也成为燃眉之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茂腔的发展跌入低谷。演员方面,老的老,流失的流失,已经初步显现了人才断档的迹象。

  “茂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其自然任其发展肯定是不行的,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有的传统艺术很容易被忽视。”

  谈到茂腔的复兴,于元林有自己的担忧,“在当前的环境下,离开政府的支持将茂腔直接推向市场只能使茂腔自生自灭。”

  同其它传统戏曲剧种一样,在老演员或告别舞台或流失之后,青黄不接成为茂腔传承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尴尬,有志学习茂腔的年轻人不多,茂腔演员的培养也一直缺乏专业通道,年轻演员的学习都是在剧团完成的。同歌舞演员相比,培养一个茂腔演员的成本更大,周期也更长。

  “剧团里新招聘的歌舞演员,如果底子好,经过很短时间的培训甚至当天就能登台演出,但茂腔演员讲究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合格的茂腔演员没有几年的积淀是无法登台的。”

  编剧水平下降同样制约着茂腔的发展。“茂腔要发展,剧本必须先行。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一个好的剧本能振兴甚至救活一个剧种”,王本宏告诉记者,“如《十五贯》之于昆曲;《燕青卖线》、《包公赔钱》之于京剧;《李二嫂改嫁》之于吕剧等。”

  “茂腔要赶上时代,时代也要关注茂腔。”胶南市作协副主席栾建东认为,要加强茂腔后继人才培养,尤其不能出现人才断档。说起对年轻观众的缺失,他说:“茂腔和其他戏剧一样,是一种平缓的艺术,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终会达到一种境界,进而回归传统艺术,回归戏剧。”但这并不意味着茂腔可以直接放弃青少年观众。他说:“茂腔的创作要尝试与青少年的接受心理相契合。”

  对于茂腔的改革,王本宏把眼光放在吸收学习上,“不必怀疑其他剧种的可借鉴性,京剧如不是经由梅兰芳等人的兼容并包式的改革,也不可能有今日的辉煌。”

  展望茂腔的未来,栾建东却又显得冷静,坦言茂腔恢复到上世纪八十年的繁荣已然“不现实”。“作为一种传统戏曲剧目,茂腔真正需要的是存在下去并健康成长,而不是火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