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作代会代表畅谈热点话题:大时代呼唤“大文学”

2011年12月02日 15:59 来源:文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时代,呼唤“大文学”

  ——作代会代表畅谈当下文学热点话题

  如何认识当下文学创作、批评中存在的问题,在认识中实现突破和拓展,以真正实现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如何评价当下多层次多方位的文学现场?青年作家们的写作关注点何在?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本报记者邀请部分代表进行畅谈。

  张未民:文学需要历史的温情的批评

  “在有关‘文化’一词的多种解释里,我更愿意将其当作一个动词来理解。‘文化’作为一个动词,也就是‘文而化之’的意思。文化价值的命题十分重要,文化自觉的实质是价值的自觉。但我们还要清醒,我们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也不是为了价值而价值,文化的价值最终还应落实为一种综合的历史价值、生活价值、民生价值,离开了历史、生活、民生的价值向度将走向价值的反面,因为此时它离开了文而化之的实践性,离开了文化的本义。文而何为?化而为谁?是我们在实践中首先要追问的。”评论家张未民说。在全民写作年代,如何对当下的文学创作作出“历史的温情的”批评,实现不同写作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评论家致力思考的方向。

  提及当下的文学创作,人们往往会遗憾地表示数量巨大而佳作甚少,数量的庞大成为质量不佳的反面例证。但在张未民看来,我们应该更加宽容地看待这种“质”与“量”的对峙,对“量”进行正面肯定:“我们在判断当下文学现状时,总是习惯以‘质’的名义否定‘量’,认为‘量’没有意义,只有‘质’才有意义。但中国文化向来是建立在庞大人口、庞大生活的基础之上,‘量’本身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文学作品数量的庞大,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普及,文学大众化的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说,‘量’不应该是我们讽刺的对象。”

  在张未民看来,数量庞大的写作者构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一立体的文化共同体中,文学批评也应该立体而多纬度,而不是用一部分人的文学观来代替另一部分人的文学观。但现在的诸多判断,或许显得过于对立。对于处在生活中的大部分写作者,评论家们需要有更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文化共同体之中,没有必要把文化共同体中的精英和大众对立起来。我们对精英写作要有高的标准,对处于生活中的写作,则要持有更宽容的理解。就像我们可以有唐诗三百首,同时也有全唐诗,有经过历史筛选、富有文学生命的作品,也有普罗大众的写作。”对于不同层面的写作,评论者要持有理解的态度:“不是只有文坛理解的文学才是文学,社会层面理解的文学就不是文学。我们的文学是立体的多面的,需要建立一个整体的、基于我们文化共同体的文学批评观念,不同的文学层面之间需要有辩驳有对抗,也有互相妥协、和解、渗透和互相转变。”

  在“创新”几乎成为具有唯一优先权利的判断标准的今天,张未民也在重新思考这一词语的涵义,试图对它进行多样化多纬度的理解:“文化的意义在于创造,我们要推崇和鼓励创新,这是一个基本出发点。但是,在当下,创新应该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日常化的词汇。它肯定不应是那种20世纪文化中不断革命的激进之新,是可以通过理性或感性、现实和历史去把握的新。”张未民说。“比如说,‘

  80后’的文学书写出了一代人的生命体验,这是‘50后’、‘60后’、‘70后’们没法写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80后’的出现就是创新,就是无可取代。至于这些作品能不能进入人心,则有待历史检验。我们不需要急着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学下判断。”本报记者 金莹

  谢有顺:文学需要更多“笨”功夫

  “中国作家这些年在意的、探讨的,大多都是文学的细枝末节,在文学的小处细部处琢磨变化,对时代转换的大格局、对时代的洞察方面,却没有大的精神建树。文学的‘大’与‘小’如何结合?如何把握时代的情绪,描写人的复杂性,提供丰富的经验?有没有作家能够站出来,为这个时代作见证?在这些方面,我们是不满足的。”实现文学真正的繁荣发展,需要作家和评论家们共同正视当下文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所突破,评论家谢有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近些年观察所得的思考。

  与所有的人们一样,作家们处在一个充满变动的复杂时代。在这个复杂时代,作家们在进行怎样的写作?“对文学而言,复杂本来是一种福音,文学本来就是要见证和书写复杂,但现在这种迎难而上的写作越来越少,作家们越来越习惯于简化困难。他们沿用普遍性的看法来书写这个世界。他们的书写既不令我们感觉到新奇,又不令我们感觉震撼。说到底,他们并没有向读者提供一个文学的眼光。如果我们的文学不过是对现实‘不过如此’的翻版,那文学的独特意义在哪里?”谢有顺问道。

  是否我们身处的时代太过复杂,影响了作家们的判断和把握,从而无法对这个时代及时作出回应?谢有顺的看法并非如此:“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把作家们写不出好作品的理由推给这个时代和社会,所有的原因还是在写作者身上。至少,这个社会还是为我们的作家保留了慢慢写作、执着写作、耐心写作的空间。如果一个作家被时代情绪感染,只能成为一个快节奏生活写作的人,一个在加速度中前进的人,被时代潮流追赶得气喘吁吁的人,那他终归只是一个被时代卷着走的人。真正有定力的、有精神体量的作家,不会被时代裹挟。”

  他认为,真正理解人们在这个时代的精神处境,需要作家在深入琢磨和研究人群和社会时,去下一些“笨”功夫,体现出作为一个作家的“专业精神”:“作家有时需要去做一个不知道的人,在现实面前有一种不知道、恐惧,茫然的情绪,然后有往下挖掘钻研的决心。但是,现在的作家们太聪明太灵巧,太知道读者和出版商要的是什么,太知道哪一个话题可以出示一个怎样的解决方案。他们没有看到人群背后的复杂、迷茫、痛楚,没有往下钻探。作家们需要去下一些‘笨’功夫,真正进入生活,做好案头工作,让读者看到作家对自己笔下的人群生活,付出了足够的耐心,花费了足够的精力,让读者看出作家真正理解透了人群,才写出来作品。没有这种专业精神,我们的文学永远只能在现实的表面打滑。永远只能从一种现象滑到另一种现象,从一个故事滑到另一个故事。从一种浅薄的命运滑到另一种浅薄的命运。”

  记者 金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