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安徽黟县“火篮”:外形似带柄圆形风筝

2011年12月06日 09:5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安徽黟县的“火篮制作技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土得掉渣的便携式冬令取暖竹编工艺品用具”被命名为“火篮”,确实是妙不可言。

  黟县“火篮”,由火篮外筐、火篮胆、火篮盖与火筷等四部分组成。外筐是以精细的山竹青篾、采用传统徽州竹编技艺编制而成的,外观酷似一只带柄的圆形风筝,它的作用是用以盛放火篮胆;火篮胆则有两种样式,一种是以陶土制作而成的土砵子,另一种则是用铁皮钣金制作而成,那“火篮”的“火”,就存放于此火篮胆里——那是以滚热的炉灰包裹与覆盖着的炭末、硬炭与炭火;火篮盖也有两种样式,一种只用细铁丝编结而成,另一种则是用铁皮锻打而成;那两根由环形链条拴在一块插在火篮手柄之上的火筷,一般采用细铁杆打造而成,讲究些的则是以黄铜打造,它的作用是定时松动炭灰、拨动火炭以保持火篮的温度。据说,民俗专家们经过考证已经证实,如此“火篮”尤物,偌大中国只有古徽州地区才有。

  徽菜有一道菜叫“问政山笋火腿香”,其由来与“火篮”有关。古徽州的男孩们小小年纪就得背井离乡,乘着木船沿着新安江前往杭州等地学做生意,直到告老还乡。常年在外,在聊解乡愁的办法中,就有这“以家乡徽菜解馋、见到火篮如到家”的创造。为了能使出门在外的徽商吃到新鲜的竹笋,家人天不亮就登上故乡问政山去挖问政笋,洗净、切成薄片,再与切成薄片的火腿肉一块置于瓦罐里,续上水,盖上盖,置于炭火正旺的火篮上,文火慢炖,随船东流,直到船抵杭州。

  江志伟 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