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作家黄传会的可贵坚守:写普通群众的民生冷暖

2011年12月06日 13:4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家黄传会的可贵坚守:写普通群众的民生冷暖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黄传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个作家的可贵坚守

  ——由《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想到的

  每个优秀的作家总有自己的坚守,有自己的立场。就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而言,他的信念就是不写风花雪月、不写老板大款,而是倾力写普通群众、民生冷暖。当然,这种坚守意味着百倍的付出、长期的辛劳与顽强的守望。每当有人称赞黄传会有“社会责任感”、是个“反贫困作家”时,他往往付之一笑,然后继续自己的忙碌。他每年都要往贫困人群、失学儿童或农民工聚集的地方跑些日子,与他们拉家常、听他们说心里话,这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成了他创作每部作品前的必修功课。去年他生病住院时,听说北京朝阳区的皮村聚集着大量青年农民工,而且还有自己的“艺术团”、“剧场”、“博物馆”,出院第二天早上7点,他就赶到了那里,晚上9点多才拖着沉重的双腿回到家里。此后他又多次前往各地多个农民工积聚的地方采访,最终创作了报告文学《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书出来之后,他再次选择在打工子弟学校——海淀区行知学校龚村小学部发布新书,像五年前发布《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一样,他把书直接送给书中的主人公。

  关心农民工的人不少,但能像黄传会这样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倾听、抒写他们的心声,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还不多见。20多年前,他由写“希望工程”开始,广泛接触百姓生活,大量采访失学儿童、民办教师、街头小贩、建筑工人、打工群体,陆续从笔下流淌出《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为了那渴望的目光》,一直到今天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他从书中的人物那里,明白了作家手中笔的分量,感受到自己的写作被这些努力付出着的普通劳动者所需要,是他们成就了他和他的写作,这使他感到十分自足、充实,并由衷地感谢这些人。因此,他只要来到这些人中间,听他们诉述自己的故事,他就会忘掉一切名利与辛苦,充满使命感和激情。

  黄传会向来以平视的目光审视自己笔下的人物,追求的是与主人公的精神沟通、情感交流。他的作品信息量大、涉及人物多、场景丰富,语言素朴直白,不兜圈子、不求引经据典但要求笔下所写有来历、有内涵,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受到群众欢迎,有很好的社会反响。比如,仅他的《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5年间便11次印刷,印数近7万。

  黄传会的每部作品都是走出来、啃出来、挤出来的,每部书都是他经历大量采访、吃透大量旁证、耗费大量精力的结果,他的作品不兑水、不装腔作势,有实实在在的物证、人证,有明明白白的情节、性格、命运。《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以一如既往的素朴笔法,写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奋斗、欢乐、痛苦与期待。黄传会怀着深深的同情,书写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苦恼、尴尬与无奈,特别是他们那种无根基、无家园、无文化和精神归属感的困窘,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不少涉及到我们是否真的尊重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价值。比如,我们大多了解农民工的贡献,承认自己的生活无论如何也已经离不开农民工,但我们是否愿意让他们分享城市里的一切,是否愿意为改变他们的现实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所有这些,拷问的是我们的管理理念与机制,衡量的是我们的道义与良知,这本书的思想冲击力也正在这里。    

  我们正踏上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之一,就是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民工总数达2.44亿之巨,其中1亿左右是新生代农民工,这就是我们文化工作面对的巨大现实。目前对这样庞大的劳动者群体,应该说,我们的文化阐述、文学表达和艺术表现是明显不足的,我们主流的文学艺术创作,对农民工、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反映,不仅数量少、社会影响小,而且往往存在概念化、脸谱化、简单化的弊病,面对这种状况,作家艺术家何为?我们是每年蜻蜓点水地到处走一走、游一游,大多数时间浮在大城市里,还是换个思路,多深入基层,多贴近劳动者们,真正走进普通百姓中间去,想群众所想,忧百姓所忧,分享他们的欢乐与痛苦,反映他们的现实与憧憬?黄传会的创作实践无疑提供了诸多极具意义的启示。 

  作者:梁鸿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