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入世十年中国文化之变:全球化重于现代化

2011年12月16日 10:46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 李雪萌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艺术研究所所长孙立军:我们的文化制造还不能与“大国”形象相匹配。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目前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著名学者张颐武:入世对中国文化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全球化重于现代化”。

  十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入世十年,中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生转变、取得成就,在国际大家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入世带给我们的最大成就当然是经济与贸易,买到越来越便宜的汽车,享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品牌的服务,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对于普通人而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间的切身体会大多来自身边这些点滴的变化。但在这同时,入世对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刻、全面,同时也更为久远。当我们在大银幕上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大片,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报业与出版集团,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团体来华演出,这都是进入WTO后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的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入世对我们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理念的转变与进步上,比如我们已经进一步接受了知识产权的概念,普遍有了版权意识;还有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入世带给我们的更重要的文化影响是,它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趣味和文化选择,乃至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中国纪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规格最高的一次论坛。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筱原尚之、世界银行副行长卡努托等悉数出席。

  入世十年之际,“入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专题,探讨中国入世十年的嬗变。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了农业、金融、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业等等现代经济体的每一个层面,其中,也包括了文化。

  入世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二是经济冲击背后的文化冲击,同时还有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找到新的认识框架和新的运作方式

  入世对中国文化造成的改变是很多专家学者在关注的课题。12日上午,当记者拨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知名学者张颐武教授的电话时,身为民进成员的他正在准备主持一场“北大民进文化论坛”。论坛邀请龙永图发表题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走出去”的主旨演讲,其内容就是探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与责任。

  对入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张颐武一直在深切关注。2001年11月,早在中国还未正式签约入世的时候,他就曾著文谈到“加入WTO的文化意义”。他认为,进入WTO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进入WTO造成的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使中国的文化产业结构产生变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会进一步加大,西方文化产品的进入会更加容易,在音像、影视、出版以及网络等领域中对于本国产业的冲击会相当强烈。这种冲击的直接后果一方面是经济性的,它关系到中国文化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文化性的,它会影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趣味和文化选择。

  其次,进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在各个领域高速开放会产生许多重要的文化后果。在我们讨论的深刻的经济冲击后面也同样存在文化的冲击,经济变化会带来文化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进一步造成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的发展。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了解和借鉴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了解和借鉴国际文化产业运作的经验和策略,激活自身的文化产业。

  他更着重指出,在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的同时,不断地艰苦地改造自身文化的局限和弊端,使得我们能够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与时俱进,而不至于消极落伍。另一方面,它也提出了如何在新的冲击下保持我们的文化特色,发出我们自己文化和价值的独特声音,寻求一种具有全球眼光的本土文化的创造的严峻课题。在国际环境中凸现自身文化的意义,寻求传统的创造性的转化,使得我们不至于失掉自我。“在大众文化的支配力极为巨大的今天,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找到新的认识框架和新的运作方式,在挪用国际方式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特色,寻求深入中国受众的内心世界,表达我们自身的愿望和要求。”

  对文化的最大影响,乃在于全球化重于现代化,空间概念强于时间概念;同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巨大变化一样,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在机遇与挑战中展现出崭新面貌,人们的文化生活幸福感在增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