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学事件盖过文学本身 少了中国炒作高手排行榜

2011年12月21日 14:3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京报漫画/赵斌 实习生 陈笑蝶

  【2011文化盘点·中国文学】

  文学的时代面貌正在翻转。2011年就在这个翻转过程中。一些自诩为主流的纯文学主要局限在小众范围里,从公众领域逐渐退却;商业话语正在一步步嵌入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中,并试图重塑文学的时代风尚;文学事件此起彼伏,以震耳欲聋之势盖过了文学自身的气场。

  文学图书 无法消化的“文学GDP”

  还没有确切的数据来反映2011年文学图书的整体出版情况。但有业内人士透露,上半年仅长篇小说就出版了2000部。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查了一下历史数据,2008年之前的几年,我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1200部左右。但从2009年始,长篇小说的出版总数跃升至3000部左右。而以上半年的出版态势来看,2011年的长篇小说出版总数可能突破4000部。

  以上数据还只是局限于长篇小说领域。如果算上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集以及其他各种体裁的文学书,其数量之大足以撑破我们的想象力。可是,我不禁要弱弱地问,今年你读文学书了吗?

  我们无法去论证每年数量庞大的文学作品的出产,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但一定是每位作家敝帚自珍的。不过也有一些作家偶发反常态的怨言,担心这些无人埋单的“文学码洋”是否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总体而言,在这些堆积如山的文学图书中,能在大众层面唤起读者巨大阅读热情并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作品少之又少。一些已有良好的读者基础的作家,在这一年出版了他们多年积蓄的长篇小说,如贾平凹的《古炉》、池莉的《她的城》、范小青的《香火》、王安忆的《天香》、方方的《武昌城》、叶辛的《客过亭》等。它们在读者市场中的反应不温不火,如果不是这些作家多年积累的符号资本还在产生市场效应,估计这些长篇也是乏人问津。

  年初出版的《古炉》,是贾平凹历时三年写作的长篇小说,保持了作者应有的写作水准,但终究难以超越作者长期以来自我限定的“乡土之道”。叙事视角与精神视野的“内转”让贾平凹的个人写作趋向厚重,却难以走向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对于小说家而言,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但对于读者而言,审美的疲劳不可避免。

  文学刊物 植入商业手法渐成趋势

  沿袭最近几年的惯性,传统的文学刊物正在一步步退出读者的视野。新型的文学杂志或杂志书总会不定时冒出来扑腾两下,在商业炒作的助推之下抓了一把读者的眼球,但很快又没了踪影。2011年最让人关注的新生文学刊物是安妮宝贝领衔主编的《大方》。这本杂志书尚未上市便对外宣称征订量超百万,但刚出两期便无疾而终。

  虽然《大方》的出现是一种短命的浮华,但它尚未上市便已闹得全国皆知。这种营销手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跟房地产商卖房没什么区别,房子没盖好,但已在美轮美奂的营销大楼里制造了供不应求的假象。对此,我无意作个人的价值判断,但可预见的是,文学杂志的发行将越来越多地植入畅销书的商业手法。2010年,《延河》杂志“拥抱”网络红人凤姐,杂志尚未下厂印刷,便已引来群众围观,就是典型一例。

  几乎与《大方》同步,广东的《天南》创刊号也隆重登场。从已出版的四期刊物来看,《天南》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文本内容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主办方志在“提供深度阅读但又在视觉上赏心悦目的文学杂志”,该杂志主编欧宁“希望《天南》能够强调文学介入现实的行动力量。”

  在传统文学杂志方面,总体上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我们曾经组织过数个月的盘点式阅读,覆盖范围包括国家级到省级的传统文学刊物近60本。除少数刊物偶尔能发现一些好作品,多数刊物已乏善可陈。一些“机关刊物”,多数作品不忍卒读。建议这些刊物狠下心来重塑自身定位。

  文学事件

  浮光掠影的“超级文本”

  “文学已死”的宏论犀利地击中了这个时代的文学图景。当文学作品从人们的日常视野中退出,文学事件便取代文学自身成为浮光掠影的“超级文本”。

  (1)茅盾文学奖的争议

  今年恰逢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尽管莫言、刘震云等作家捧得大奖归,在众多文学人士的期待中终于“名至实归”,但茅盾文学奖依然遭到一些质疑。有趣的是,评奖方与外围看客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证明茅奖是否真的在走下坡路。

  (2)排行榜中的“富豪”与“精神富豪”

  由吴怀尧制作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已连续发布六年。今年列榜前三的作家分别是郭敬明、郑渊洁和杨红樱。人们惊呼郭敬明成了名副其实的吸金王。针对富豪榜的拜金主义倾向,今年有人开始推出“中国作家精神富豪榜”,韩寒名列榜首。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榜单,似乎还少了一样:中国炒作高手排行榜。

  (3)微博上的“新世纪诗典”

  2011年的中国诗坛并不安分。一贯喜欢滋事的“诗坛大嗓门”伊沙先生,在网易微博开设《新世纪诗典》专栏,每天推出一位当代诗人在新世纪十年创作的代表作品。越来越多的诗人访问这个专栏,并加入了“评论”与“转发”的对话互动中。这是近年来中国诗坛最值得重视的风吹草动,因为微博这一新兴媒介形式似乎正在重塑诗歌经典化的发生路径。

  (4)“文学现场”上的“人工呼吸”

  “中国文学现场研究与评价工程”正式启动于10月份。文学评论家张柠联同一批新老评论家,对当月重点文学刊物、文学类图书和重点文学网站进行地毯式的扫描和评价,向公众推荐“月度作品”和“月度作家”。主办方意图站在中国文学的第一现场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来改变作品与阅读相互隔阂的局面。对此,同济大学张闳教授打了个妙喻,称这是“为濒死的文学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除了以上文学事件之外,还有“作家维权联盟”等事件陆陆继继出现在公众视野。它们热热闹闹,提醒人们文学还在。

  □曾念长(北京 文学博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