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房东记忆里的罗荣桓:想当兵的孩子总围着他(2)

2011年12月27日 09:05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房东记忆里的罗荣桓:想当兵的孩子总围着他(2)
罗荣桓当年的“小房东”尚炳新荣立军功时的照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孩子们眼里的“司令部”

  1939年3月,陈光、罗荣桓率领八路军第115师主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挺进山东。当年10月,到达鲁南抱犊崮山区,同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会合。1940年,罗荣桓集中全力经营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根据地。

  选择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是因为它位处枣庄市山亭区,地处山东、江苏两省的接壤地带和枣庄、临沂两地交界地,南靠横穿东西的陇海铁路和京杭大运河,西邻纵贯南北的津浦铁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抱犊崮素有“天下第一崮”之称,整个山区有6000多个山头,地形十分复杂,自古就是军事要地。

  据说,罗荣桓在鲁南选择驻地严格按军事作战要求:村庄必须背靠大山,有河且水旺,道路通衢。葫芦套村和西七里河村正符合要求,村落都不算大,村中山路蜿蜒,幽静隐蔽。

  “那段时间我家院子周围都有人站岗,成了临时‘司令部’,出出进进的人很多。罗荣桓总是召集干部在家里开会。一屋子人围坐在一起,他开始讲,干部们就把本子放在大腿上记录。要是有重大会议,人太多家里坐不开,就到西面的松树林里去开。”

  “村里来了共产党的大官,家家都很好奇。很多半大孩子一吃完饭就围在我家院子周围,趴在墙上往里看。罗荣桓的警卫员开始还往下赶。后来罗荣桓交代过就没事了。”尚炳新指着一边的堂屋告诉记者,罗政委就住在这屋,东厢房住着工作人员。电台“哒哒哒”的发报声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从没见过发报机,只是觉得发报的声音很好听,像是什么鸟在叫。”

  就是在这样的“司令部”里,罗荣桓创造性地提出了“插、争、挤、打、统、反”六字方针和“敌打到我这里来,我打到敌那里去”的翻边战术。

  也正是在这样的“司令部”指挥下,抱犊崮根据地迅速扩大到南至郯城马头,东至苍山,西至邹滕边,北至梁邱一带的广大区域,先后建立了临、郯、邹、费、滕等14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鲁南山区根据地基本连成了一片,6月,中共鲁南区党委成立。10月,八路军鲁南军区成立。鲁南人民代表大会在山亭九子峪村隆重开幕,诞生了红色革命政权——鲁南行政专员公署。一时间抱犊崮山区成了山东的“小延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